第122节(1/2)
具——一个刀头和细长钢柱,长度需比枪管长——固定在这根膛线导轨的前端,把枪管用夹具夹住,便可以其通过枪管,透过拉动导轨的方式刻出的膛线。张准要求李奉来等人,锻造质量最高的钢,就是用来做这个的。
而一般来说,由于稳定与精度的要求,这种动作是用拉的,也就是将膛线刻刀的芯部穿过枪管装在导轨上,再拉动刀头通过枪管,而不是反过来把刀具推到底。所以这就叫做拉膛线,这种工具就叫做拉床。拉床如果有机械动力的话,自然更好。但是就算没有机械动力,问题也不大,畜力总是有的,可以用牛来拉。当然,用人也可以。
膛线拉刻工具就是这么简单。只需要具备木工技术——懂得木工雕刻——就可以做出来。因此在理论上,只要知道这方法,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可以做出线膛枪——当然,此时由于金属切割刀具的限制,只能用铁制刀具去把铜制枪管拉出膛线。
“原理就是这么简单。”
“既然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工艺方面的问题,应该不难解决。”
张准非常自信地说道。
听了张准的详细解释,周石文和罗大山等人经过充分的讨论,终于相信原理上的确是可行的,至于细节上的问题,就要靠工匠们的琢磨了。其他的工匠,同样若有所悟。
“大家充分讨论。”
张准挥挥手说道。
原理就是这么简单。但是,知道原理,还不等于就能够做出来。毕竟,这涉及到工匠们的技术水平。幸好,工匠们经过热烈的讨论以后,一致认为,值得试一试。嗯,的确是试一试。谁也不敢保证,真的可以成功。毕竟,要将刻有膛线的钢片卷成枪管,那也是很考功夫的。
“时间上没有问题,大家有充分的时间。”
“谁能第一个制造出使用的枪管,我奖励他一百两银子。”
张准又祭出高额的奖赏办法来了。
只要有人动心,那就一切都好办。
果然,听说有一百两银子的奖励,所有的工匠,顿时两眼发亮,包括周石文和罗大山两人在内。新的千户大人,真的是财大气粗啊!动辄就是一百两银子!不少的工匠,都在暗中悄悄的咽口水了。没办法,穷怕了的人,一下子看到金山银山,怎么能不动心?一百两银子,足够他们建造崭新的砖瓦屋,过上幸福安康的快乐日子了。
“大人,枪弹如何解决?”
罗大山随即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