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4/4)
“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社会?我们要建立的是大同社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简而言之,就是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
第16章宁为鸡首,不为牛后!
张准娓娓道来,信手拈来,邹明加等人,顿时就听得入了神,时间很快就流逝了,转眼间就已经是下午时分。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琢磨,张准讲述的内容,不算很多,八人又开始了刺杀训练。
下午的红石滩,太阳斜斜的映照,显得非常的广袤而荒凉。沙滩显得非常的干涸,石头被太阳晒得发白。自从张准穿越到这个世界以来,还没有下过一场雨。杨家屯唯一的一口水井,水位也在不断的下降,打水需要的绳索,是越来越长了。
事实上,根据杨子轩的统计,浮山所地区从去年的九月到现在,就没有下过一场雨。浮山所周围的地区,也差不多。如果这样的干旱继续持续下去的,山东各地的粮食又要歉收了。粮食歉收,必然导致严重的饥荒,严重的饥荒,又必然会导致严重的民乱,这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规律。
这个现象,在山东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自从天启二年闻香教发动大起义以来,山东各地的民乱,就没有平息过。去年,闻香教又在金乡发动了bào • luàn,攻克了附近的几个县城。今年这个样子,恐怕又有民乱要爆发,只是暂时不知道会在哪个地方爆发而已。
“小冰河期啊!”
张准在内心里悄悄的说了一句。
后世的研究表明,在明末的这段时间,刚好是历史上的小冰河期,气候反复无常,天灾不断。灾荒频繁,粮食歉收,朝廷的救助又无力,贪官污吏不管不顾人民死活,爆发民乱是必然的。陕西的民乱,就是这样爆发起来的。
现在,陕西的农民军,已经进入了河南。河南已经连续干旱多年,颗粒无收,当地百姓民不聊生,易子相食。起义军到来,自然是奔走相告,积极响应。一夜之间,起义军的数量,就增加了数倍。河南乃是天下正中,一旦河南局势失控,这天下大势,基本上就注定了。
“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