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1911新中华 > 第689节

第689节(1/1)

目录

被打漏了一样,下起了瓢泼大雨。双方的部队就在泥水当中继续着他们的厮杀。在夜间日军的攻势变得加倍的疯狂,一次甚至将替换攻击的三十一师九十三团整个的推下了山头,一直将他们压迫过了壕沟。直到吴佩孚紧急集结了一百多门迫击炮猛烈轰击,将立足未稳的日军炸得尸横遍野。冒着大雨,安蒙军二十一师得六十一团又猛扑了上去,硬是用刺刀和手榴弹还有火焰喷射器将日军第三师团步兵三十四联队从各个山头驱逐了下去。在大雨当中,那些被火焰喷射器点燃的日军官兵就在那里熊熊燃烧。构成了一副最为惊心动魄的画面。苦战又从黑夜进行到天亮,进行了到了六月十二日白天的到来。国防军的炮群已经在这一天一夜当中发she六万余发炮弹,几乎将战前储备的一半打光!日军也终于丧失了反击的锐气。主力撤回了道义镇内修整工事准备防守。暂时放弃了对一线掩护阵地的争夺。当双方交织的炮火暂时停顿下来的时候。苦战的国防军官兵都变得有些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鬼子真的退下去了么?不再反扑了么?泥水当中,到处沉浮的都是破碎的尸体。战场上面全是各种各样打烂的武器。甚至还有成排成排的日本兵成整齐的纵队死在冲击道路上面。这都是被空爆的重炮榴弹瞬间杀伤的!国防军经过一天一夜的苦战,终于可以直接面对道义镇。但是因为大雨不得不暂时停止攻势,并加紧补充dàn • yào物资。天知道鬼子在下一步的作战当中还会怎样疯狂!他们碰上了一个硬对手,但是他们还是一定要将这个对手压倒!

一天一夜的苦战,仅仅是粗略的统计,国防军的伤亡就达到了二千一百人之多。因为战事不仅仅在这一带展开,其他地方也发起了牵制性的攻击,同样和日本守备部队打得星火四溅。日军的伤亡没有详细的数字,但是估计数倍于国防军的损失。战后日本军史著作还有经历过恶战活下来的人的回忆录当中。才让人们了解到日军为了保住阵地付出的伤亡。

“……瓢泼大雨当中,我们跌跌撞撞的朝前冲锋。脚下踩到的是破碎的尸体。都是被华军炮火打到的。炮弹和照明弹的闪光照亮了雨水中的战地,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炮弹炸开闪光。我们的大炮在哪里?白天华军的飞机一次次扫射我们的冲锋部队。我们的飞机又在哪里?难道上级就准备用我们士兵的血肉来对抗华军的大炮和飞机么?周围是一片阿罗地狱的惨状,雨水大得让人无法睁眼。华军的重机枪和迫击炮在我们中队当中横扫,已经靠近了他们占据的阵地了!惨叫不断的传来,人垂死的时候叹气的声音在轰鸣的战场当中也显得是那样的清晰,还有受伤的士兵在不断的叫着妈妈,妈妈!

中队长石良大尉举着军刀冲在最前面,被一发炮弹炸得只剩下半截身子。中队掌旗军曹小野君拖着石良大尉的残躯朝后退。子弹又将他打翻在泥水里面。还没有冲进敌人的战壕,全中队就不知道还剩下几个人。山头上面的大碉堡喷吐着火舌,那里原来是六十八联队的指挥部,小泉六一大佐已经在那里成佛。全线进行反冲击的十几个中队,只剩下一些游魂一般的散兵冲进了敌人的阵地,战壕里面是到大腿根的泥水,泥水里面全是层层叠叠的尸体,我们就在这些尸体上面和顽强的华军进行着白刃搏斗!才跳进战壕,我的腰上就被捅了一刺刀,几乎是立即就摔倒在泥水里面。几乎就这样活活的将我淹死!我牢牢的抠住战壕壁上面的泥土,探出自己的头呼吸着空气,周围全是在进行肉搏的士兵。一个个似乎都没有脸,只是在沉默的互相厮杀……祖国,看来我是回不去了!就在我们这个中队快要全灭的时候,后续部队又冲了上来,得救了!我自己挣扎着爬了回去。但是辛苦夺回来的阵地又在我的身后被华军抢了回去。我们这个中队,在战后已经没有一名军官,只剩下了六名伤员!我们这个第六联队最强的步兵中队,就这样消失了!”

————日军参战部队一等兵大川次郎的回忆录《从士兵到议员》,1946年,德川书屋出版。

“……日军以第三师团以及第六师团二十一联队为主的部队,在道义镇周围阵地和华军进行了一天的反复争夺。日本当时的高级指挥军官,完全无视华军的优势火力。将士兵们投入了血腥的争夺战当中。六月十二日至六月十三日。大岛军司令官终于认输,命令在道义镇转入收缩防御。第三师团和二十一联队,在二十四小时之内,付出了阵亡七千二百九十人,负伤人数五千七百余人的代价(包括在后方地域被华军火力杀伤的人员,以及其他地段第三师团及其他部队当天的伤亡)。日本军阀们从那时似乎才开始明白,大和魂是抵挡不了一支武装到牙齿的军队的。血腥的激战,还将持续下去……”

————日本左翼历史学家井上清之《满蒙会战》之辽西合战卷,二百二十三页。1950年,集英社出版。

在日军的注意力几乎完全转向了在辽西全线爆发的激烈战斗的时候,他们在辽南的关东军部队已经薄弱到了一个相当危险的地步,而辽南集团军也依托锦州,以最快速度完成了集结。在辽西的大雨当中双方互相惨烈厮杀的时候,已经运动了上去。一门门的大炮在夜间进入指定位置。各级指挥所也已经靠前指挥。辽南的反攻决战,也就要爆发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主动权

“对于东亚爆发的这场战争来说,当时欧洲的人们,并没有倾注太大的关注。只有新大陆在仔细的评估着两个国家军队的组织能力,训练水准,装备程度,还有他们的动员能力。这个时候的旧大陆,正在为凡尔登打得筋疲力尽。也在全力的准备着至关重要的索姆河战役。民间也许有一些支持中国,反对日本破坏和约的呼声。但是对于协约国列强的政治家们,他们所关注的事情仅仅是两国之间战事的结果。并且确保仍然能够从亚洲得到军事和原料方面的资源。所以他们没有象对待比利时那样,以一个国家的中立被破坏而卷入了世界大战。他们只是增强了在亚洲方向的舰队(这种增强也是有限度的),在中国陆军和海军当中派遣了军事观察员,减少了对日本的军事物资出口,并且为中国提供了一部分数量并不是很大的军事援助。一个白种陆军士兵,都不会踏入亚洲大陆,卷入这场两个亚洲强国之间的争霸作战。他们只是在等待中日两国尽快分出胜负,然后可以集中他们的精力将欧洲这场可怕的战争打赢。至于亚洲未来的体系到底是什么样的,至少在1916年,不是旧大陆的政治家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当他们整整一代的青年在西线的泥沼当中痛苦的死去的时候,当几个欧洲国家为了世界霸权的交接在竭尽全力的时候。怎么能够希望他们能庄严的履行他们在上海时候所做出的毫不含糊的背书?从比利时响起的八月炮火,并没有在中国重现。至少在民间,中国百姓对这些白人的怨气是更加的深重了。他们派出了数十万的大军为他们的利益浴血奋战。但是在自己国土遭到日本军事冒险团体的疯狂侵略的时候,却只是得到了一些含糊的回应和承诺。并不是坚决的,有力的,毫不动摇的。甚至在西方国家当中,还有一些论调,甚至是希望中日两国的战事打得越长越好,一个亚洲的老牌强国,一个亚洲的新兴帝国。为了各自的利益打个你死我活。对于经历了欧战削弱的西方国家而言,这是未来继续控制亚洲的绝好机会。在南京的英国驻华大使克劳福德先生,就是这样坚决主张的。(这位对中国很警惕的大使先生,在卸任返国的时候,还得到了雨辰亲自办法的国际友人宝星勋章,历史有的时候,真的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只有在太平洋的另一侧,美国是切实感到了日本咄咄逼人的威胁。在大西洋烽烟正急。德国人的潜艇对美国舰只也进行攻击。这个国家迟早也要加入旧大陆血战的时候。他们实在担心那个小小的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