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1911新中华 > 第461节

第461节(1/1)

目录

的建立起来,这点是深得我心啊!有你在后方,我在前线指挥打仗也安心得很……外交这些事务,暂时我还不能放手。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雨辰现在在国际上面有点名声,交涉的时候大家都认我说话。在我这个地位,做些事情也比较放得开手脚,并不是我个人揽权。现在国际事务的确太复杂了!你以为英国这次调停是安好心?还不是从他们自己的利益出发!我们打了胜仗,他们的调停条件,估计是要遏制我们稍微多一些,好让日本坐上谈判桌来。正因为这样,我需要自己主动出击,再联合一些方面,对日本施加压力!现在是场暗战啊……日本国内势力不是铁板一块不假。但是他们归根结底的宗旨还是一至的,尽可能的压制中国,为他们国家牟取利益!所以这个时候我不能软,一点都不能软。这次和日本虽然战事规模并不大,但是牵涉的方方面面,却是两国的国运之争,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日本可能还以为他们暂时损失得起,我却是半点也损失不起!我的这点心意,还望钝初先生和内阁还有议会妥为解释……现在国家为山东的军事行动花些钱,长远看来,却是省了大钱。部队我还会陆续的向华东集中,形成威慑。自己手头有实实在在的实力了,其他的事情才好谈么!”

他沉吟了一下,在思考是不是向宋教仁透露一些自己正在操作的事情。宋教仁却先开口了:“总统才回到南京,就接见了美国来的客人。现在每天都读美国报纸的摘要,是不是打算联合美国,压制一下日本,让他们稍微警惕一些?和英国不能共事,美国就完全靠得住?这些毕竟我没有直接接触,要是说得鲁莽,还请总统多包涵。”

果然宋教仁也不是笨人啊,雨辰淡淡的笑了,字斟句酌的想着怎么回答:“……美国和英国不同,他们没有那样深的殖民经验和维持一个帝国的经验。当然,他们会学得很快。日本的存在,其实对于中美两国现阶段来说,是件好事。两国隔着太平洋,有着共同的厉害关系。以后随着实力的消长,也许会有变化……钝初先生,我读美国人关于亚洲的书。其实有点自己的想法,就像英国人有着印度情节一样,其实美国也有着一种中国情节。这些,就是双方合作的基础和余地,是可以努力设法的。这次,我们其实是主动表示,愿意帮助美国在亚洲限制日本的扩张势头。双方各自得到各自的利益……国际间没有长远的朋友。但是有的国家,却是我们长远的敌人。为了眼前的敌人,也许我们需要暂时牺牲一些。但绝对不是卖国!”他站了起来,似乎想结束这场谈话,对聪明人来说,三言两语就已经足够。他能够支持,就会坚决支持,不愿意支持,再怎么说也没有用。

宋教仁也站了起来,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是终于收住了。眉宇间的忧色稍微平息了一些。微微的朝雨辰点了点头:“嗯,还希望总统和院方随时保持沟通,国事还是要公开。这样也能少了许多弊端。”

雨辰一听就哈哈笑了:“钝初先生,我可不想再来一次府院之争!等谈判即将开始,我将亲自赴议会做政策说明,这点请你放心!”他语调随即转得严肃了起来:“下面的局势也许会象疾风骤雨一样进行下去,钝初先生,我希望你能帮助我安定住国家这个大局!”

宋教仁深深的看着雨辰,这个总统,总是想出人意料。这次他又将带给国家一种什么样的震动呢?不知不觉的,他竟然也有些期待起来了。

第五十九章等待

蔚蓝色的中国海就在马达加斯加号邮轮面前展开,这是一艘快速的豪华邮轮。强劲的蒸汽涡轮机让她有着25节的最大航速。这艘邮轮是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爵士搭乘的船。从英国出发,经过地中海上英国军舰的护送,穿越苏伊士运河,从印度洋一直来到香港。在香港短暂停留了之后,再转向上海。所有人都关注着这位英国外交大臣的到来,特别是在远东这两个战事仍然没有停止的国家之间,对这位爵士的到来,更是表明了不同的态度。

这位今年五十二岁的外交大臣,是个鳏夫,无子无女,不好交际,人们常有的情欲爱好,他都感到索然无味。甚至就算对待他现在的公职,他一样不感兴趣。唯一的爱好,大概就是去自己乡间庄园旁边的溪流,去钓鳟鱼吧。他在本国人眼中,既无伯克的才气又无皮特的威力,既无坎宁的练达又无巴麦尊自信的勇气,既无格莱斯顿的辩才又无迪斯累理的机敏。但是就是这位古板、平凡、冷淡的外交大臣,在1914年的8月,以他冷静的态度,以德国入侵比利时,破坏多国联合保证的比利时的中立为契机,将大英帝国带入了欧洲的大战当中。宣战之前,他在帝国下议院发表的一个小时又一刻钟的演讲,被成为一个人掌握帝国的一小时。而现在的他,在欧洲局势陷入胶着的时候,转赴远东,参与调停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事了。这样也可以看出来,欧洲大国对这场战事,有多么的重视。

随着大臣一路过来,山东前线已经僵持了三周以上的时间。日本国内仍然吵得是一塌糊涂。以大隈首相为首的大正派政治家们,坚决要求日本陆军从山东撤兵。不同意国内进一步的动员。认为现在的主要政策是培养国力。在大战当中争取利益,而不是在山东前线和中国对耗。他们主张立即和中国南京政权进行谈判,确保日本在华原有的利益。而海军完全是站在大隈派这边的。海军坚决的认为,海军的利益在中太平洋和南太平洋。在这些地方,他们承担着远远超过陆军的国防责任。并且南洋的资源,也的确让他们垂涎欲滴。海军几乎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声音,以积极参加欧洲大战来换取战后亚洲殖民体系的重整,这其中要有日本的一块蛋糕!至少荷兰所属的东印度,因为荷兰在这次大战当中保持中立。所以这块殖民地,天然的应该转交给未来会在欧洲流血付出代价的日本……至于中国,只要中国还保持着他们的低关税,只要日本在满蒙福建的传统利益还在,何必在山东将战事进一步升级?陆战打大了,就要压缩海军的建设费用啦。

至于日本陆军,现在的表现矛盾得很。一方面坚持要求挽回陆军的面子,需要一次战役膺惩华军。然后又承认,进一步扩大战事,也许并不符合帝国的利益。山县元老和井上元老,还有桂元老他们。已经经过了几轮的密商,而且还和大隈正式的会过面。似乎就对华谈判的事情还有所争议,但是进一步扩大战事,这些元老们似乎也并不支持了。陆军的。现役武官却是一片的义愤填膺。坚决要求冈市之助陆相从内阁辞职,陆军以自己的能力,单独来干!关东军,朝鲜军,中国驻屯军的骨干参谋们,现在纷纷也都在串连,计划在华北策划一次行动来将战事彻底扩大,将日本这个国家完全的拖入对华战事当中。为此东京陆军总参已经派遣了在少壮派军官当中最有威望的田中义一中将奔赴关东州,压制这些参谋的蠢动。这些情报,都是日本政府内部那些大正派的政治家们吐露给英国驻日本大使的,很快也就变成了爱德华·格雷爵士的案头资料。

但是中国呢?中国方面最近倒似乎安静得很。格雷爵士翻看了那位能干的年轻大使克劳福德的报告,每阅读一次,他都觉得对那个远东国度。还有那位在西方人眼中有些神秘的东方统治者多了一分的认识。

“……中国仍然在不断的调集部队,防守扬子江一线和增援山东前线。这一切,似乎都表明了这位总统先生决战到底的信念。但是稍微对他性格有些研究的人就知道,这一切不过只是在等待着别人——自己的敌人和调停者出价。日本人曾经试图往前线增援一两个团的生力军,这些部队都是从旅大地区乘坐民船过来,并且是从关东军内部抽调的。但是一直沉寂的中国方面的战线顿时就以几千发炮弹回答了日军这种举动。增援于是失败,两个团的关东军回到了旅大。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