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节(1/4)
老子都送到北京来居住作为人质了。四川的尹昌衡已经被推翻。五个师系统的川军和滇军黔军在夔门以内混战做一团。虽然民党的熊克武师还在努力的东征西讨,希望统一四川。但是渐渐的看来也是回天乏术了。
湖南的谭畏三、广西的陆荣廷都是老派人物,未来至少可以指望不会对自己捣乱。浙江的朱瑞,和立宪派勾结得很紧。也是暂时可以放心。
袁世凯难得的穿着一身军装,和几个幕僚站在陆军部的一个会议室里。对着大幅张挂的地图。用朱笔在江西、江苏、福建、广东这几个省画上了红圈。最后又在横在津浦路中间,在皖北和苏北蜿蜒成一线的雨辰那里,再重重的打了一个叉。
看着袁世凯在那里低头沉思。大家都没有说话。室内安静了好一会儿,才看见袁世凯突然转过头来:“到雨辰那里的两淮盐务特使派出去了么?”
北方现在财政极其窘迫。每个月就有700万元以上的亏空。地方的财政收入多被截留。没到月抄各处发饷的时候。财政部长连上吊的心思都有。唯一现实的解决方法就是大办借款。可是关税已经抵押出去了,现在办借款的抵押只有盐税。而两淮的盐就是重点。只有真正的把财政问题解决了,袁世凯才有能力把自己大一统的梦想推进下去。
财政总长熊希龄这些日子因为办大借款的事情,一直跟在袁世凯的身边。听到袁世凯发问。他苦笑道:“总统,早派出去啦!前一次是三月初就去了。雨辰说地方不靖,盐枭作乱。硬把咱们的人赶了回来。第二次是和英国人一起在三月下旬去的,他又借口说他是从孙中山那里领受命令,保护两淮盐务的。当时孙中山还没交卸,他没接到命令,不能交代。这次已经是第三次啦,据说英国上海商务领事也会近期过去。就不知道结果如何啦。”
他又看了袁世凯一眼,看他没什么表情。又继续道:“淮盐年收入三四千万元。改进盐法之后,加了附加税只怕还要高。雨辰掌握淮盐已经四个月了,国家有六七百万元都流到他口袋里去啦!”
袁世凯听的心中一阵烦恶,摇头道:“这个雨辰还真是软硬不吃。留着他,必为共和大患啊!这么截留中央财政,还成个样子么?”
他又问陈宦:“芝泉的命令该发过了吧,百里他们还没回北京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