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2/3)
柳知县道:“如何与本县有利益关联,你说来听听。”
元封道:“小民们是十八里堡人,乃是本县子民,而且茶马商路的必经之路也在本县管辖之内,所以本县有查缉走私的职责,再者说,那些走私商不用申购茶马券即可经营,这就是不公平竞争,直接影响了我们的收益,我们的收益少了,交给县里的赋税就少,赋税少了,老爷就不能修城墙,不能给衙役发月钱,这不是影响了本县的利益么?”
柳知县哈哈大笑:“说得好!可是你想过没有,茶马司都没有力量查缉此事,我一个小小的芦阳县又如何有力量,你看本县衙里有几个能上路查缉的好汉?”
元封不用看也知道,县衙里就两三个年老力衰的衙役,马都骑不得,更别说去缉私了,他不动声色道:“启禀老爷,小民们只需老爷点个头,让我们自行查缉便是,小民们为了自家生意敢不尽心尽力,若是断绝了走私,不但小民们有利可图,就连老爷也能平步青云呢。”
柳知县再次哈哈大笑:“好个伶牙俐齿头脑灵活的小子,你叫元封,是十八里堡的地保是吧,也罢,本官就允了你,另外再给你一个名份,任命你为本县马快班头,专司查缉茶马走私事宜,你看可好?”
还说啥啊,这柳知县太上路了,元封激动的当即磕头谢恩:“多谢大老爷成全。”
第41章设卡劫道
按照本朝定制,府、州、县署衙的部属有三班六房,衙役分三班,即皂班、壮班、快班。皂班亦称西班,掌行刑、站堂。壮班亦呵道、门卫、传案、催科等事。快班亦称捕班,分步快与马快,原掌传递公文,后主缉捕。班有班头。头房为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为朝廷六部的缩略,分理文书稿件,其办事人员皆为书吏,亦称书办,不入官流。
制度归制度,实行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若是江浙丰腴之地的府县,三班六房的人丁都满满当当的,外人挤破头都进不去,可是贫瘠地方的府县,连站堂的皂吏都凑不齐,每逢升堂还要把壮班快班的衙役找来凑数,这芦阳县就是如此,整个县衙一共只有两个年老力衰的差人,什么三班六房,完全没有影子。
也难怪,整个县衙,只有知县一人是吃朝廷俸禄的,其余人等皆是靠地方财政维持收入,芦阳县穷的叮当响,哪有钱给差人发月钱,所以当元封提出自己查缉走私时,正中柳知县下怀,此举不但能解决县衙人手不足的问题,还能解决银钱不足的燃眉之急,真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柳知县提笔写了一份委任状,用了本县的官印,又写了一份关于委派本县马快配合茶马司查缉走私事宜的公文,同样加盖了官印交给元封,从这一刻起,元封就从十八里堡的地保升级成为芦阳县快班的班头了,这可是质的飞跃啊,原先只不过是地方保丁,上不得台面,现在怎么说也是公门中人了,可以合法的携带单刀铁尺锁链,穿红裤子,白底黑官靴了,当然这些器械服装,还得自己置办。
元封在芦阳县街上买了些黑布红布,托裁缝帮着赶制几身公服,一夜功夫,三套衙役公服就做出来了,黑红的高帽子,黑色的长袍,红色大带扎在腰间,那感觉立刻就出来了,走在街上精神抖擞,路人见了都要避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