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节(1/1)
他们只怕也会弄巧成拙,偷鸡不成蚀把米。不管怎么算,这趟买卖,对于大清都是有益无弊。
所以,他在此时,将自己的分析,毫不保留的说给了多尔衮知晓,这也算把他自己给摘了出来,毕竟如果这城中真有什么诡计的话,他是最大的受益者,毕竟,他逃得了一条性命不是。
※※※
“送出去了?”余风对着下面的尹胜问道。
“送出去了,走的西门!”尹胜说道:“标下和他约定是今夜子时,标下率人打开西门,接引鞑子的大军入城!”
“好!”余风笑吟吟的看着他:“尹胜,我越看越觉得你做个小旗,简直是太屈才了,这几日你连番几次,立下功劳,若是不好好的赏你,怕是你都要说我这个大人太不体恤下属了!”
“标下不敢!”尹胜脸上微露喜色,立刻单膝跪了下来。大人这是要提拔自己了?
“你这身衣裳,就这样穿着吧,回头去军务衙门补个籍,对了,内务衙门也要去报个到,你这脾性,怕是今后去内务衙门的时候多着呢!”
“谢大人栽培!”尹胜的嘴都有些合不拢了,这身将服,穿起来威风凛凛,他何尝不想自己能够名正言顺的穿上,可是,这类的将服,在风字营中,可是只有百户才有资格穿着的,就连总旗、试百户,也只能穿着和小旗们差不多的士卒服,唯一不同的是,在他们的服饰上,比起普通的士卒服饰上,多了一些鱼骨标识,这些标识,外人可能看不明白,但是风字营的官兵们,可是落眼即知。
听余风的意思,他这可是直接连升三级,直接从小旗窜到百户了,当然,百户以上那些千户,镇抚们,也是这样的打扮,不过,尹胜可不敢往这上面想了,人得总有点自知之明不是。
看到尹胜一脸喜悦的告退,余风心里也暗暗点头,他风字营的官兵,虽然训练卓有成效,其纪律和协作下了很大的力气,但是,这种训练,主要是淡化单个的士兵在队伍中的作用,让整个军队,成为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军事机器,每一个士兵,都是这个机器上的一个零件。这种训练越是有成效,也就越是抹杀了单个士兵的个性,每个士兵都是千篇一律,还哪里有什么个性而言。
但是,如果真的组织一只专门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小队,这种个性已经僵化的士兵,很显然就有些不太合适了。反而,在那些比较自由散漫的斥候里,这样的人更多一些,将这些比较有个性,棱角分明的士兵,重新捏合起来,让他们组成一个新的团队,在这个团队里他们的个性可以自由的发挥,而不再受那些条条框框的律令限制,对于他们和其他的士兵而言,无疑都是一件好事情。
而尹胜,无疑就是余风中意的这个新的团队的领导了。只是眼下,兴冲冲而去的尹胜,还不知道自己将要被分配自己什么样的差事,若是他真的知道了余风的打算,恐怕立刻就要大喊一声:“大人真是慧眼识人,简直就是有关云之长,诸葛之亮了!太合我的心意了!”
平壤城的街道,很是宽阔,当如余风取平壤的时候,丘时的马队在这街道上纵横驰骋,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换句话说,如果鞑子的骑兵从城门大摇大摆进城,他们的骑兵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到达城内的任何一个战略要点,各种库房,指挥中枢,都会被他们迅速控制,若是鞑子决意屠城的话,那么,他们在掌握这些要点之后,很快就能以这些要点为基准,划分除一个个区域,有条不紊的屠杀各自区域里的军民。
但是,余风显然不会这么想,西门在上次的投石车的攻击中,附近的房屋损毁得并不是很严重,毕竟这里离鞑子的主攻方向还是有些距离的。这些房屋里的居民,早已被迁移到了城中心去了,但是,这些街道边的房屋,却是还是可以藏人的,不仅仅能藏人,还能藏很多人。
崔阳浩手下火枪兵,被余风抽调一空,和余风手下的火枪兵们一样,被安置在了这些道路两侧的房屋里。基本上,每一个风字营的火枪兵身边,都有着一个或者两个朝鲜火枪兵,对于这些朝鲜火枪兵,余风没有太多的要求,哪怕自己风字营中的官兵,打出三发弹丸的时候,这些火枪兵只能打出一发,那也增加了三分之一的活力,而今天晚上子时,西门那条宽阔的主街道上,显然是需要的火力越多越好。
而余风只需要在街道上,拐角处,多多设置一些拒马之类的路障,或者这里挖点坑,那里丢上几斗黄豆绿豆,让马匹在这条路上无法快速跑起来或者是打滑跌跤,基本上,他就算完成了一个巨大的陷阱,而他到时候,只需要盯着沙漏计算着时辰,等待城门一开,那些鞑子们傻乎乎的自己跑到这个圈套里来就行了。
第二百三十二章平壤血夜生死攸关
漆黑的门洞,好像一个不知名的妖魔张开的大嘴,幽深而神秘。从多尔衮的这个方向看去,门洞里隐约可以看见一些朦朦胧胧的灯火,那是远处城里尚未熄灭的灯火,在这夜色里,显得是那么的渺茫。
白天里,多尔衮组织了两次扑城,避开正面的城墙,在两侧的城墙,他的军兵大肆鼓噪了一阵,看起来十分的气势汹汹,却是没有持续多久,甚至连从城里赶来的援军还没有到达的时候,清兵们就退了下去,如同他们来时一样迅速。
前事之鉴,后事之师,多尔衮不会犯两次同样的错误,他这样做的目的,自然不是要白白耗费自己士卒的性命,而是要让这城头上的守军,始终都保持着高度紧张,而且,他不重复攻击一个地方,更是要让这些守军,不知道他真正的主攻方向是哪里。这些情报弄不清楚,平壤的守将在兵力调度上,自然就不会那么如臂指使,要知道,沈群先的情报里,这城里的明军不过万人而已,除去预备队,将领的亲兵家丁,这平均分摊到四面城墙上的,也不过是一千多人而已。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白天里,这些明军被他折腾得疲惫了,到是晚间,自然是精力不济,这对于他晚上的计划,无疑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虽然他知道,这明军的守将,不会将所有的明军,都拉上城头,但是,即使是只能是一半的明军疲惫,他也足够为晚上的行动增加几分胜算了。一想到等一下,自己将带领自己的勇士们,跃马踏入这些明军的帐篷,砍下他们的脑袋,烧掉他们的旗帜,多尔衮心里就是一阵的兴奋。
人含枚,马衔铃,甚至连马蹄都用布包了起来,黑压压的人影,黑压压的夜色,在黑暗中,这些人影朝着门洞中的那些飘渺的灯火悄悄的摸去,接到了这西门依约打开了的信号,多尔衮决定自己亲自率军出城,跟在他身后的,是两千满清八旗骑兵,两千蒙古八旗骑兵,基本上,这些人,就是他这路伐朝军队的精华了。
一战奏功,不容有失!这是他暗暗告诉的自己的,用四千精骑,去对付万余分散的步卒,恐怕这事情传回盛京,所有的人都要笑话他了。大清铁骑对上步卒,以一破十,以一破几十都是常事,这以一敌二,还如此小心翼翼,说他用兵谨慎,那都是在绕着弯子骂他胆小了。
但是多尔衮不在乎,接连的失利,他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来洗刷自己的耻辱了,若不是怕动静太大,大军行动不便,他都有心带着更多的人进城,他坚信,只要自己的骑兵们冲进城里,这座城池,在天亮之前就会换个主人,而原来那些敢于抵抗,敢于羞辱他的人,都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什么都是假的,胜利,才是实实在在的。
三百步,两百步,一百步,最前面的人都可以看清楚那斩断的吊桥了,吊桥静静的倒在护城河上,在吊桥的上面,几根不知道是铁链还是绳索的玩意,正在有气无力在它的上空晃荡。
“上马!”多尔衮大呼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