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明枭 > 第227节

第227节(1/1)

目录

咧的说道,这和她平时的谨慎小心大相径庭,也许是环境,也许是面对的人,让她都生不起戒心来:“与其这样,我还不如自己主动点呢,你别告诉我你相公养了一帮干黑活的人,你不知道,我要留在山东,怕是连嫁都嫁不出去,谁敢娶我,怕是没进洞房就被绑票了!”

“你就瞎说罢!”赵雪娘啐了她一口:“难道你还盘算着嫁人?我这个大妇都不介意了,你还拿乔起来了,我看,你还是早点把事情办了吧,环儿都在后面等的发急了,环儿你说是不是!”

旁边的甄环没有出声,只是抿着嘴笑了一下,却是分明同意赵雪娘的意思。

“我这肚皮不争气,和相公成亲了几载,却是一直没有相公的骨血,环儿没有名分,相公心疼我,也不好意思多在环儿那边留宿,你若是进的门来,咱们三个一起努努力,争取为相公留下子嗣来,我这相公,当初我就知道他不是一个平常人,眼下虽然有了点波折,可这不是又在这边打出一片天地了,这要是没有子嗣,怕是他手下的那些将官,都有些人心不稳,相公在外面办他的大事,咱们做女人的,只能在这方面去帮相公了!”

“你不出声,我就当你答允了,回去我就去操办这事情,你为我余家做了那么多事,在这事情上,总不能少了你的体面的,我雪娘也不会叫人看了笑话去!”

“那就办了吧!”吴嫣然对这问题显然早已有心理准备,一点都没有忸怩的意思:“不过,我不要你来说,我要他亲自来给我说,反正我在这边,也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这穷乡僻壤的,闷都闷死我了!”

赵雪娘哑然失笑;“敢情,你当嫁人是解闷来的啊,真是和你说不明白,平时多精明的一个人,怎么在这事情上老犯这糊涂?”

……

“我说,你这是操哪门子的心啊!”余风听到赵雪娘悄悄的告诉他的话,不禁苦笑不得,人家都说,家有贤妻,夫不遭横事,他何止是不遭横事啊,简直是连娶小老婆的事情,他这为贤妻都给包办了,人家不是说女人都善妒的吗,怎么自己的这老婆身上,一点都看不到?

“我怎么不操心?”赵雪娘理直气壮的说道,“要是我诞下麟儿,我管你招惹不招惹女人呢,不育可是气出之罪,做人娘子的,谁不担心这个,与其你在外面给我找些个不熟悉的女人回来,还不如名正言顺的给嫣然和环儿一个名分!”

余风心里倒是暗乐,不过,却是有些犹豫的说道:“嫣然一直帮我处理外事,环儿在内宅,也能能干的,倒也不能委屈了他们,这么着吧,我去敏之给我挑个黄道吉日,咱们就操办一下吧,到了新城这么久,提心吊胆的那些日子已经过去了,有个喜事乐呵乐呵,也当是给大家一个休息放松的机会吧!”

“你倒是挺大公无私的,好像纯粹是为了别人似的!”赵雪娘微微一撇嘴,成婚了这么久,她这偶尔露出的一副小儿女的模样,还是让余风有些心动。

“不过,她要你亲自去给她说,这事情,你们两个不当面说清楚,日后有了龌龊,一准会怨我,嫣然还是一个姑娘家,你说的时候当心点,最好有点贴身的物件送给她,就当时聘礼吧!你总不能拿纳妾的态度来对她!”

“我家里的东西,哪里还有他不知道的!”余风嘟囔的说到:“他比你我都清楚得很!”

旋即,他眼睛一亮,仿佛想起来了什么:“我去嫣然那里说说话,若是遇见顾蓁儿了怎么办,她老是在她那边,要不,我也和顾蓁儿说说这事?”

“哎呦……别拧,别拧,我不说就是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生女不做梅超风

吴小姐要嫁给咱们大人了!

这消息在新城不胫而走,简直比流言还传播得快,其中余风的部属们,自不必说,自然是少不了要大大的贺喜一番的。而一直是吴嫣然从事经济的那一系人马,也是一个个闻之欣喜不已。吴嫣然再怎么能干,在一个男权社会里里,她手下的那些人中,还是有些不服气的,等到验证见识了吴嫣然的学识本事后,这不服气,又变成了别扭,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女人的领导下,干得心旷神怡的。

可眼下,这别扭很快的就要消失了,吴小姐和余大人一成亲,那就是自家的主母了,这一个女人的领导下做事情和在自己主母的手下做事情,那就跟在灵山卫所里当兵和在京城的禁军当兵一样,那可是有着天壤之别,再怎么说,也是比别的人更亲近大人一些不是。

虽然余风没有言明,但是新城从上到下,谁不知道,余大人就是这新城的主人,整个新城,都是余风的家业,换了身份的吴嫣然也好,还是她的那些手下也好,都不觉得今后的做事有什么不妥,反而也许还要更加顺畅一些,更加名正言顺一些,自然,若是有人因此起了趋附的心思,那也是可以理解。

眼下新城民事衙门,主管了所有的经济事务,很明显,吴嫣然的性别不适合出任这个衙门的主管。不过,她从山东带过来用惯了的人手,还是有很多人进入了这个衙门,想必这件事情以后,这些人说话的口气都会大了一些,毕竟,他们是余家二夫人的人,算起来,也应该是算半个嫡系了吧!

所以,别说余风夫妇本来就打算大办一下,即使他们想按照这个时代的陋习,纳妾用一顶小轿悄悄的抬进门,也是办不到了,所有的人,现在都是兴高采烈的把这件事情,当做一个节日来过了,这其中除了新城的军民,还包括那些刚刚打完粮食,正闲的发慌的新城农民——原来的流民们。

来这新城第一年的丰收,已经是遥遥在望了,老天爷很争气,这方水土也很争气,自家更是争气的卖力干活。当然,庄子里的那些管事们和衙门里的公爷们,也是为了大家出了很大的力气。这天时地利人和都算有了,所有眼下就有了这般丰收的情形。

看看田地里沉甸甸的麦穗,大家回想起大半年前的日子,感觉是恍然隔世,那时候,为了一口吃的,连儿女他们都卖了的人,不在少数,而今这田地里的守成,可是至少有三成是他们自己的口粮了,他们再也不用为自己的肚皮担心了。

老百姓是最淳朴的人,也是最知道感恩的人,庄子里的管事,庄头,甚至护庄的庄丁的教头,都是从余风这个系统里出来的,平时也没少在他们的耳边灌输灌输余大人的好处,于是他们知道了,自己之所以能有现在这光景,都是托了在城里的那位余大人的福,眼下余大人办喜事,他们怎么能不表示表示,意思一下。就算他们贫穷,置办不起礼物,但是大家凑在一起,为两位新人祈福祈福,还是做得到的。

当地的乡老,算是这些百姓中的德高望重之辈,被众人推举出来,将众人的意思,给庄子里的庄头管事们反映了一下。很快,这消息就传到了余风的耳朵里面。余风到了新城,最担心的就是民心不稳,眼下这些百姓如此配合,岂有不允的道理。这几日他心情是极好,盘算了一下自己的家底厚,索性大笔一挥,令各庄的头目量着自己庄子里的财力,在自己大喜当日,置办些肉食酒饭的,请庄子里的百姓都吃一顿,也算是他与民同乐了。

于是,在这崇祯八年秋末的某一天,在新城这块地面上,出现了一副奇景,新城里喜气洋洋大摆筵席不说,新城附近几十个新建的田庄里,也同时摆开了流水席,一时之间,那是食客如云。几乎所有的人,都喝到了余大人的喜酒,甚至若干年后,一干老人在一起论资排辈的时候,都会说出这样的话语:“当初我连贵妃娘娘的喜酒都喝过,你敢在我面前摆老资格,那时候还不知道你在哪里呢?”

这样的风光,也的确让吴嫣然感动异常,那个女人不盼望自己这辈子的第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