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1/1)
缉查私盐为主。益都的私盐要缉查吗?根本不用缉查,因为益都根本就没有官盐,凡是卖盐的,必定是私盐,而且无论是百信也好,官府也好,好像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丝毫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换做一个莽撞的,没准立马就开始那这些贩卖私盐的开刀了,但是张枭没有这么做。自己的巡检大人派他们来的意图,那些懵懂的盐丁们或许不清楚,他们只是认为按照上面的命令做,就是自己的本分了,但是张枭却是在脑子里面琢磨了一圈,上面为什么要这么做。
按照巡检司的惯例,自然是将私盐一扫而空之后,然后在将官盐明码标价的上市,百姓们买不买是一回事情,至少,所有的章程都是合乎朝廷的规矩法度的。市面上私盐那是没有的,有的只能是价格偏低的官盐,这一点却是要分清楚的。
这益都县的状况,根本就是无法下手,除非将所有的盐贩全部抓起来,才能杜绝私盐,但是将盐贩抓起来,买不到盐吃的官员百姓势必不干,这样做,无疑是捅了一个巨大的马蜂窝。张枭倒是经过仔细的询问排查,然后下了一个决断。
他不碰这城内任何一家卖盐的商户,却是在城外的西边和南边的要道上,设立了两道关卡,凡是有私盐进入益都县,必定是从这两个方向来的,北边是大海,东边是自己的地盘,他是一点都不用关注的。对付那些贩卖私盐的,他的手段也是很是简单粗暴,扣下盐,直接倾倒在河中,若是有反抗的要动武的,直接就是身后的盐丁挺着长矛就过来了。
这方法虽然简单粗暴,但是却是很是见效,经过几次冲突之后,那些从外面零散进入益都的私盐,基本上都快绝迹了,益都县里虽然没有什么反应,但是盐价却是不知不觉的悄悄涨了起来,百姓们开始有了怨声。
对于城里的这些抱怨,张枭是置之不理的,那些人怎么想,不关他的事情,他做好自己的职司就行。他清楚的知道,这些零散的盐贩,都是一些小鱼小虾,等到小鱼小虾绝迹之后,就应该开始有大个的冒出头来了。
果然,他在城外的关卡很快就遭遇到了一次大的考验,一伙近四十人的盐贩子,堂而皇之的拿着兵器开始冲击他的关卡,这个时候,盐丁们平时的艰苦训练终于看到了效果,四十人的盐贩,和不到三十人的盐丁小队一动手,就死死的被盐丁们压住打,最后,盐丁损失了两个人,伤了十多个,将盐贩们打退了。虽然他们这边损失不少,但是盐贩那边伤亡更是惨重,足足丢了十多具尸首。
那些盐贩们逃去的时候,还大声恐吓,迟早要带着兄弟来,将他们这些盐狗子一刀刀的宰了,不给他们活路,那就你们也要活了。
张枭手下的那些盐丁们开始有些躁动了,大家拿钱办差不假,但是,在这人生不地不熟的地方,丢了性命,那就太不值当了,而且地方势大,不是不他们不尽力,今日是四十来人的盐伙,明日说不定就是八十人,一百人,他们这点人手,抵挡不住啊。这就是退回去,巡检大人也不会责怪吧?
张枭也着急了,一边安抚手下的情绪,告诉大家,若是盐贩势大,不可力敌,他自不会驱使诸位兄弟上前厮杀送命,一边将这边的情况,快马报了回去,希望上面派更多的人手过来镇住场面。
好在这益都附近,立刻就闹起了匪患,而风字营的兵马,仿佛是听到了他的心声一样,几天内就开到了这益都县城外,行动之迅速,就连他们这些盐丁都感到有些咂舌。虽然这风字营的兵马,是打着剿匪的旗号来的,但是,张枭的胆气一下子就足了起来。
这风字营是什么出身,大家还不清楚吗?营中甚至很多军官都是老盐丁出身,这盐丁和风字营,本来就是一家啊。莫说这三五十人的盐贩了,就是三百五百,张枭也一点都不担忧了,按照对自家兵马的了解,就是三百五百的盐贩来,风字营那边出动两个百户也足以将他们荡平了,更别说这次来的有一千多号人吗,十来个百户,谁敢再不服,炸一炸刺看看?
风字营一到,他立刻就亲自前去求援,这类事情,只要带兵的将官,稍微有点担当,就会毫不犹豫的应承下来,他丝毫不担心请不来救兵。按照他的身份,出来一个百户接见他,就已经是很给他面子了,但是他没有想到,居然得到千户大人的亲自接见,千户大人听完他的叙述,也没有多说话,只是很不在意的说道:“咱们的儿郎,岂能是那些腌臜能够招惹的,你做事情太没胆量,你手下折损了两个兄弟,那就要十倍百倍的讨回这笔账来,你放心去做,有什么事情,本官给你担着!”
有了这个保证,张枭心里有底了。回到自己的关卡,主动出击,开始去打听那些盐贩的来路来,尤其是那一天和伤了他们兄弟的那些盐贩子。他手下的兄弟,听说风字营要十倍百倍的帮他们讨回这笔账,也是士气高涨,自家兄弟的性命,何等的金贵,就这样丢在这里,他们都是憋了一口气的,现在有了主心骨,那还不是嗷嗷的用力办事。
很快,那伙盐贩的来路就被他们打听清楚了,那些人,都是从北面的一个小村子来的,那里有着一个简陋的港口,不大,但是勉强还是可以进出一些小船,那些人的盐货就是从那港口而来,盐货卸载港口边的村子里,然后有这些人销往四周的县城乡镇。这伙人中,有当地的亡命之徒,也有一些外省口音的人混在里面,由于那村子里人四处贩盐,人不是常常聚集在一起,但是据当地人说,若是聚在一起,一两百人还是有的。
弄清了来路,知道了对方的老巢,事情就好办了,张枭立刻亲自前往翦家庄,将这个消息报了回去。
第九十五章百里奔袭如杀鸡狗
自唐以来,青州州算不上军事重地,却是一直有着偌大名声的兵源之地,青州兵向来敢战,不管古代还是近代,都是战斗力极为强悍的一支军队。后世人赞美青州兵,有诗为证:云梯一搭上城头,火箭横空射不休。若问何人能战死?最怜兵苦是青州!
就算是孔有德糜乱山东,在青州也吃了一些别处没有吃到的亏,可见这青州民风之彪悍。先前三五个盐贩来到几十个盐丁把守的关卡,就敢龇牙咧嘴,到后来数十人明火执仗的冲关,这青州人胆量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那些逃走的盐贩,咬牙切齿的说迟早一刀割了你们这些盐狗子的头,绝对不是放狠话,而是真的有这个想法而且有能力将这个想法变成现实的。
这些盐贩来自广饶,从益都出发,最多两天的路程,就可以到那个盐贩盘踞的港口小村子。张枭将消息送到,剩下的就没有他的事情了,他当然不知道,风字营的兵马,在第二天黄昏赶到那个地方的时候,那里已经聚拢了近两百条精壮汉子,个个都是叫嚣着要把他们这些盐丁剥皮拆骨生生活吃了。
“海大哥,外面又打起来了!”一个喽啰模样的人走进一间收拾得相对整洁的屋子,对着屋里里的人大声喊道。
“这群吃货,就没一刻消停的!”屋子里的大汉嘟囔了一声,对着小喽啰问道:“这次又是那几个打起来了?”
“是海上的弟兄和陆上的弟兄,还是因为前几天那事,咱们的人取笑了一下那些受伤回来的兄弟,这不就干起来了吗?”小喽啰撇撇嘴,显然,他是他自己口中“海上的兄弟”那一伙的,对于那些人多还干不过人少的家伙,他还是有些鄙夷的。又不是官兵,几个盐狗子而已,只怕连刀枪都提不动,居然还折损了十多个兄弟,还好意思回来搬救兵。
大汉皱着眉头,手指在光滑的头皮上抓了几下,走了出去。他叫海得胜,正是这些人的首领。他做这买卖已经足足有四个年头了,开始是自己煮盐,后来他发现用船从天津那边,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