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明枭 > 第27节

第27节(1/1)

目录

了心神的样子,他这才放下心来,不过,余风手诛两人之后,他看着余风的眼神有点变了,如果说以前他的眼神是敬重的话,那么,他现在的眼神就是敬畏了。谁说百无一处是书生的,这书生杀起人来,比他们这些军户狠多了。

“那一个怎么处置!?”赵贵问道。这态度,却是已经把余风真真正正的当做首领了。

“留不得他的性命!”余风抹去嘴边的污渍,想了想:“去看看竹竿,让竹竿上没有见血的兄弟动手!”

赵贵心里一凛,却是什么话都不敢说,点点头,领命而去。

没多时,几声凄厉的惨叫声响起,然后,戛然而止。

“姐夫,姐夫,你没事吧!”赵登跑到余风的面前,关切的问道。他老被父亲在他耳边说余风如何如何的好,虽然是自家姐夫,但是小孩子好胜心强,心里多少总有点不服气的,每次他父亲说起余风,免不得在心里嘀咕几句,“姐夫再好,也不过是个读书人,这读书识字,也就不说了,这上阵杀敌,总不会比我强吧,咱家可是世世代代的军户!”

就算是后来去请余风,在他心里,也不过是觉得自家的买卖,多个断文识字的人照看,总不会吃亏,说到底,在他的心目中,这次去灵山卖私盐,也就是把余风当做一个账房先生或者是挡箭牌之类的用。但是,这一场搏杀下来,小家伙算是彻底的服气了,敢情,自家姐夫还是文武双全的啊!

“我没事,怎么样,怕不怕!”余风笑着问道。

“刚刚开始有点怕,不过,后来就不怕了!”赵登倒是一本正经的回答:“姐夫都不怕,我当然不怕了!”

掩埋了盐丁的尸首,众人再次上路,不同的是,大车的盐包下面,多了几把钢刀铁尺,而那些竹竿的前端,暗红的颜色代替了白茬茬的断口。而众人的间的气氛,也变得凝重起来了,大家闷头闷脑的赶路,没人愿意多说话。

崇祯五年,辽将孔有德率领着一万多人在登州作乱,攻城夺寨,裹挟民众,叛军迅速扩大到十万余人,现在整个山东都变成了一个大战区的模样,各处的兵马纷纷汇集登州平叛,各处的衙门也是对地方上严密监控,生怕有民乱发生,自从崇祯二年以来,山东各处大乱大乱不断,这些官员实在是不能大意,也不敢大意,其实他们何尝不知道,有些地方的民乱,和这孔有德的作乱,毫无关系,都是那些军纪涣散的朝廷军兵的胡作非为激发起来的。既然严密监控,而且到处响马,叛军,土匪横行,百姓们也轻易不敢离开所聚居的地方,大路小路都是人烟稀少,余风他们走的这个小路,除了刚刚遇见的那四个倒霉蛋之外就再也没有看见别的什么人。

但是经过刚才的事情,大家对余风的态度已经是大变,以前余风问点什么,只有赵登赵莱才会主动回答,问道赵贵头上了,赵贵虽然也会回答,有点忌讳的东西,还是有点犹豫,但是,现在余风有意无意的问题,大家也都是有问必答,没有人再会质疑什么,忌讳什么了。

余风这才是知道为什么赵家村是卫所所辖的军户,怎么平日里面连最基本的军事训练都没有,而军户们手里连把像样的兵器也是找不到了。大明的财政税赋,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都是在卫所的田地里面收取,军户的负担都是极重,而且军户不能脱籍,世世代代都要承受这苦处。

大概百年前就开始,卫所的军官开始瞒报卫所户口,把属下的军户变成民户,只是这些民户不在官府的名册上,这些军户转变的民户还是耕种从前的田地,只不过交粮交钱的对象变成了军官们,比如说千户,比如说指挥使。

也就是说,现在赵家村的军户实际上就是地主的佃农,种地的农民,所以不要说什么训练和练兵了。

据说是灵山卫里面,也就是每个千户手里有几十个能打仗的兵,指挥使手里有两百多个兵,十几个亲兵,这就是定额五千六百兵的卫所实际上的士兵了。而且,按照他们的述说,现在的大明朝,几乎所有的卫所都是这样子,那些武将,除了自己的亲兵,其他的士兵,基本上都是像赵家村里的这样的军户来凑数的。

能打仗的兵不是没有,不过,那是专门的战兵,和他们这些军户可没有什么关系,这些战兵都是招募来的,操练和打仗才是他们的本分,不似军户们还要种田,战斗力自然就要高上不少了。

不过,战兵们能打仗是不错,祸害起老百姓来,也是一等一的拿手,由于他们往往不是本乡本土的,所有,烧杀抢掠那是肆无忌惮,要是上面的将领有意放纵的话,那这些战兵祸害起地方来,简直比土匪还要厉害,起码土匪大都只是要财,但是,这些兵们还要命,战兵出动往往都是为了剿匪平贼,那么,用来换赏赐的军功,可是要实打实的首级来换的,哪里有那么多的贼人首级,那么,杀良冒功也就很理所当然了。

余风想起自家捐的军资,不禁问道:“这朝廷围剿孔有德,用的也是这些战兵吧!”

众人齐齐称是,纷纷说道,这辽将手下可没有军户一说,那一万多人作乱,那就实实在在的是一万多战兵,如果是调集山东本地的卫所兵,怕是十万兵都不够人家打的。

第十章原料加工利润翻番

余风摇摇头,自己关心这么多做什么,不过是自己想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一点而已,战兵也好,军户也罢,和自己似乎没有多大的关系,自己能让自己和家人过得不错,那就比什么都好。这天下,已经隐隐有乱世的迹象了,但是在这偏居一隅的山东,天下,那是一个很大很空泛的概念。对于这些穷苦的军户们来说,他们和自己的目的根本没有多大的区别,就是活下去,并能活的更好。

到了灵山镇,依旧是熟门熟路的找到方姓盐商,这盐商倒也大气,验了盐货,直接就按照上次的价钱给了银两,在院子里,等待那些人搬运盐货的时候,余风发现了另外一些事情。

余风他们运来的盐货,被盐商的人引到货仓,直接就放在仓库里,而另外一边还有一个仓库,却是明显的比这个仓库看守得要严密的多,偶尔有卖盐货的,送盐到了仓库门口,却是再也不让进去了,就在门口和盐商的管事交涉。

余风心里好奇,稍稍凑近了一些,隐约听到一些片言只语,“雪花”、“可比青盐”之类的话语,但是,令他兴趣大增的是,他完完整整的听到了一句话:“刘大爷青盐也不过出到六两银子一担,这些盐货,虽然品相不错,但是,大爷给到了四两五,已经是看到多年的交情上了……”

什么盐,可以卖到四两五银子一担?余风心里骇然,那岂不是,一担足足可以抵得过自己三担。难怪要和自己这些人送来的盐货分开储存,根本就是档次不同嘛!

他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朝着那边说话的两人凑去,那盐商管事,手里抓着一把盐,一边细细捻着,一边和对面的人说话,余风朝他手上看去,登时有点瞠目结舌。

这不是就是细盐吗?在后世,精盐吃的不少的他,自然是知道后世的盐细腻洁白,但是,他也知道,这是现代制盐工艺的功劳,要是像赵家村的这些人这般煮盐,是绝对不可能达到这个地步的。

他这次运来的盐货,颜色黄黑且不说,颗粒那是大小不均,大的如指头,小的如黄豆大小,给人一眼看上去,就是粗糙的印象。这其中的道理他也明白,无非是海水中的杂质太多的缘故,虽然海水中水的成分最大,其次是盐,但是其他的杂质也不少,在海水煮干后,这些杂质无处可去,就附着在盐粒上,所以,才会有这品相。

这管事手里的盐,虽然被他称作细盐,但是,明显的还是达不到后世的那种程度,但是,无论是从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