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明枭 > 第19节

第19节(1/1)

目录

雪娘见到他坐在院子里,将自己手上的扁担放下,却翻出一个桑皮纸包。

“这是什么?”余风有点奇怪,他已经交代雪娘不要再去抓药,在他看来,不就是跌伤了一下,震动了一下肺腑,调养几天就够了,犯不着再去抓药,他可是知道,自己这一副药下去,雪娘可是要足足砍上三大担子柴薪,还得挑到县城里才能换回药钱来。

“这是盐啊!”雪娘的话语中带着欣喜,将手里的纸包展开来,一小包黄褐色的盐粒出现在余风的面前。

“这是盐?吃的盐?”余风大为惊奇,见惯了前世精制碘盐的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些犹如沙粒一般的盐粒,有什么值得雪娘这么欣喜的。

“是啊!”雪娘鬼头鬼脑的朝着院子门口看了一眼,模样十分的俏皮:“官盐咱们哪里吃得起,都是卖的私盐,你看,才十个大钱,买了足足一斤呢,还是一点泥沙都没有掺的,够我们吃好几个月了!”

“官盐,私盐?!”余风的脑子里顿时如同一道闪电掠过,仿佛想起来了点什么,急忙询问起雪娘关于这盐的事情起来。

原来,这盐业一途,自古以来,就是朝廷的专营,朝廷在各省都设有盐政司衙门,州县下面,还设有巡检司。顾名思义,这盐政司衙门,当然就是专管盐政一事的,至于这巡检司,自然是侦缉查处私盐的。

世界上最赚钱的买卖,当然是垄断,这盐这东西,几乎所有人都要吃,所以,盐政一事,可以说是关乎着国计民生的大事。但是,大家都要吃盐,这官盐卖的自然是不便宜,于是,私盐贩子,自然就应运而生了。即便是比官盐便宜不少,这私盐还是大有赚头,再说了,山东靠海,这白花花的海水,拿上铁锅一煮,就是白花花的银子,不干简直白不干。

但是,这朝廷要保证官盐的利润,私盐自然是要严厉打击的,这职责,自然是落在各州县的巡检司衙门身上,所有,历朝以来,这官盐私盐,可都是互相别着苗头。程咬金大家知道不,私盐贩子;张士诚知道吧,和太祖皇帝争天下的那个,私盐贩子,可见,私盐这一行,有着多少悠久的历史了。

但是,老百姓可不管什么官盐私盐,谁的盐便宜,自然就买谁的,你巡检司再厉害,总不能把天下所有吃私盐的人全抓到衙门里去吧,虽然法理上是如此,但是,倒也没有哪个盐政司巡检脑袋坏到这个地步,这也就雪娘假模假样朝着院子门口张望的缘故。就这私盐,还有好多人家买不起呢,谁会那么吃饱了撑的去告发。

“你这盐也是从盐贩子那里买的?”余风问道。

“才不是呢?”雪娘回答,“是大郎给我的!”

说到这里,雪娘有点惴惴不安的看着余风,这里说道大郎,就是余风的小舅子了,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儿要是从夫家往娘家折腾点东西,那可是很大的忌讳,刚刚雪娘一时口快,说给了自己大郎十个大钱,生怕余风不快。她是海边人家,自然知道,自己弟弟给的那点盐,可要不了这么多钱。

“呃!”余风的心思倒也没注意这些,“你是说,你弟弟也在贩盐卖?”

雪娘脸都吓白了,急忙捂住余风的口:“相公,可胡说不得,自己煮点盐,分与亲戚朋友一些,算不得贩卖私盐的,这要是巡检司的人听到了,那还不是天大的祸事!”

第三章行动指南雪娘省亲

的确是算不得什么大事情,雪娘的父兄所在的鳌山卫所,就在海边,两百年前,朱元璋用武力统一全国后,为保证今后爆发战争时有兵可用,设置了卫所制度,也就是所谓的常备军,但他吸取了宋代的教训(吃大锅饭,养兵千日,用不了一时),实行军屯,并划给军队土地,也就是当兵的平时耕地当农民,战时打仗当炮灰。

事实证明,这个方法十分省钱,但时间久了,情况就变了,毕竟打仗的时间少,耕田的时间多,久而久之,当兵的就真成了农民,有些地方更不像话,仗着天高皇帝远,军官趁机吞并了军屯的土地,当起了军事地主,把手下的兵当佃农,有的还做起了买卖。

灵山卫所靠海临山,看起来风水确实不错,但是,土地却贫瘠了一些,土地上的出产,除了上交给他们的头头,也就是千户以外,实在是所剩下有限。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里的鱼虾之类的,那是不值钱的,这个时候,农民的智慧就出来了,拿个铁锅往海边一竖,煮盐!

煮出来的盐,当然是巡检司全部收走了,至于这些盐货,倒是算是私盐还是官盐,那就得巡检司自己说了,反正官字两个口,随便他们怎么说。虽说巡检司的盐丁们把盐价压得极低,但是,这些军户们所费的无非是一些劳力而已,柴薪的什么又不值钱,也算是能够卖点银钱,让家里人多吃几顿饱饭。

有了这个门路,农闲之余,这煮盐一事,倒成了这沿海军户的主业了,这也是余风家住在县城不远,离得海边远,才需要买盐吃,要是海边人家,哪里肯花这个冤枉钱,没盐吃,找老天爷要就是了。

不过吃归吃,要是去贩卖私盐,这些军户们倒也不敢,巡检司的那群盐丁,个个如狼似虎,一旦被抓住,那就是枭首的下场,而且,这个时代,还有个路引制度的,没有路引,你也只能在家附近转转,有本事,你到邻近县城转转看看,就算你赤手空拳,办你个流窜匪人直接充军千里的,在那些官府人眼里,根本不是一个事儿。

所以,这敢贩卖私盐的,一般都是勇悍之徒,纯粹是把自己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找饭吃的主,遇上大伙的官兵,固然是一哄而散,遇上小股的盐丁的话,那可是敢直接抽刀子上的。

雪娘哪里想到,就这么短短的几句话之间,自己相公的思路竟然被自己带到这贩卖私盐上去了,在她的心里,自己丈夫,可是一个柔弱的读书人,和那些亡命的私盐贩子,那是一点边都靠不上的。

可是余风不这么想不行,他清楚的自己在明朝,在山东,而当初他曾经看过一位大神的一篇网文,主角不就是在明朝山东的海边靠着私盐买卖发迹的吗?有这样的一位大神给自己都做好了行动大纲了,自己还有什么好犹豫的,这条路铁定行得通的。

“雪娘,今天见到了大弟,可曾想家了,我这身子骨,也好了许多,要不,明天一早,我们一起去拜访一下岳丈大人!”余风对着雪娘说道,这身子骨好不好的,那是一个托词,不过,既然自己老婆的娘家,也是能煮盐的,倒是可以去走动一下,顺便摸一摸这一行当的情况,搞不好,他来这大明朝的第一份职业,就要在这上面着落了。

能想到这个法子,余风也是颇为无奈,他现在的家境,做生意,那是一点本钱都没有,就算自己想做那些打家劫舍的没本钱的买卖,也得有把趁手的武器吧,这也是要银钱买的,不知道这里武器管制如何,反正,他是觉得,这个家里是找不出让他买把刀剑什么的银钱。更何况,他的这副身体,比起他前一世起来,那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就算他有这个心,也未必能有这个力。

按理说,余风好歹是个秀才,就得往读书这上面想吧,但是,余风自己有几斤几两,别人不知道,他自己还不知道吗?好吧,就算是以前这个身体的主人,读书颇为刻苦,但是,中了秀才,可不是隔年就能考举人的,和中了进士不同,你要是中了举人,隔年你就能进京考进士,但是,你中个秀才后想考举人,还是在家温习个两三年,过了资格考试再说。就算是有把握考举人,难道他还能睁着眼睛在这样的环境,靠着老婆养活,苦苦熬上那么几年吗?然后,等到他好不容易混个一官半职,然后就等着看遍地流民四起,攻城掠地,随时担心一颗脑袋不在自己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