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节(3/4)
李靖虽已年近七旬,但却老而弥辣,三月间,连胜数十役,杀得西突厥大军十去七八,西突厥可汗沙钵罗忧惧而死,其弟乙毗咄陆率大批族民西迁,也踏上了dōng • tū厥之路。
随后,便是平西域,灭吐藩,中华帝国开始新一轮的强力扩张,无数中华热血儿女一代代的踏着先辈的足迹,将中华文明洒向四方。
……
外部威胁渐渐解除后,秦冲开始对内动手,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世家豪门,而武器,就是改革科举制。
以汉魏起来,中国官场、军队俱为世家豪族所把持。隋创立科举,给了寒门士子一点希望,但每三年录取者也不过数十人,根本杯水车薪,难以动摇世家豪族的根基,而秦冲则要改变这一切。
公元631年,秦冲发布新的科举制,宣布从明年起:科举每年一次,分为郡级和国家级,无论贫富、贵贱、民族皆可报名,郡级按人口每年录取十到二十人,并授以七品以下官职;国家级则录取一百人,授于六品以下官职。
如此一来,一下子将每三年数十人的取仕名额,变成了每年录取约三千人的井喷,基本上可满足整个文官体系。
更狠的是,秦冲还改革了科举的内容,不再考单一的诗词文章,而向现代学习,加入了法学、农学、算学等内容,以录取真正实用的人才;除此之外,还设有专门的医科、法科、农科、算科、技科等科举内别,以收录国家急需的专门人才,给予一定的社会地位,促进这些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另外,秦冲还开创了武举制度,也不分贫富、贵贱、民族,皆可报名,从全国选拔军官,限额则和文官体系相同,这样基本可以满足八十万人的军队系统。
如此一来,世家豪门想卷土重来,再次控制官场和军队的阴谋彻底破了产。
当然,秦冲对科举制度大刀阔斧的改革,引起了众多既得利益者的不满,多加阻碍,但是,秦冲是开国太祖,威望巨大,军队又鼎力支持,再加上改革有利于广大的农、工、商各阶层,因此,获得了普通民众的巨大支持,最终,科举改革在秦冲杀了一批人,流放一批人的铁血手腕下,推行全国,成为定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