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节(1/2)
李世民三人相视一眼,不禁热血沸腾。
本来,他们以为,秦冲派他们驻守河西,是对他们有所防范,有半贬谪的意味,但听秦冲这么一说,便知错了,秦冲对西域和吐藩的重视简直是前无古人。
李世民忽然觉得,他输给秦冲不是没有道理,至少。秦冲眼光之深遂,令他自愧不如,不禁感叹道:“陛下深谋远虑,臣等不及。请陛下放心,臣有生之年,一定会把西域、吐藩纳入中华版图为已任,万死不辞。”
“好!”
秦冲热血沸腾起来:“其实,你们也只是先锋,我华夏民族的后人,将踏着你们的脚步,继续向西,让我中华的荣光照遍世界每一寸土地,永世不落。”
“陛下说得好。”
尉迟恭激动得拍案叫绝:“来,就凭陛下这等雄心壮志,咱们就当浮一大白。”
“对,干!”
一群人欢笑着,痛饮而尽。
“世民。”
放下酒杯,秦冲眼眸中精光闪烁:“你可知道,自汉武经营西开始,为何西域对我中华一次次的臣伏,又一次次的反叛?”
这个问题,很有难度!
李世民也不禁沉吟起来,片刻之后才道:“以臣看来,主要是西域各地与我中华民风大有不同,以致向心力不强,因此,我中华强时,则臣伏。我中华弱时,则叛离。”
“说得好。”
秦冲慷慨激昂起来:“此言可谓正中要害,足可为戒。所以,朕打算,以后每开拓一片疆土,首先要进行的,就是灭其宗教、语言、文字,代之以我中华文明。如此一来,谅不过百年,必与我中华无异,日后,就算中原王朝更迭,这些地方也不会再叛离。”
“咝——”
李世民倒吸口凉气,毁其自有文明,代之以中华文明,固然可起到加速同化之作用,但初时必遭激烈反噬,迟疑道:“陛下,若灭其宗教、文字,恐怕——”
秦冲眼眸中寒光闪动:“朕知道,会有激烈的反抗,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没有代价的。但是。只要以铁血手段镇压一批,再用怀柔手段拉拢一批,就不足惧。
朕不怕什么暴君之名,只要能有利于中华的强盛,朕不介意多流些血,而且历史一向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朕又有何惧?朕要以铁与血,为我中华之犁开疆拓土。”
“咝——”
众人又倒吸口凉气,秦冲的雄心壮志令他们惊叹,但心狠心辣也让他们胆颤心惊。
“陛下。”
李世民沉吟道:“若如此。恐怕天下的那些儒生会说三道四,甚至会激烈阻挠。”
“哼!”
秦冲冷笑道:“那些儒生,只会夸夸其谈,大言误国,搞什么内残外忍、自欺欺人的狗屁一套。他们若识趣便好,若是不识趣,朕有的是手段对付他们。”
见识了秦冲的魄力与狠辣,李世民等人不禁为儒生们以后捏了把汗,不过,但凡军人,一般都对唧唧歪歪的儒生很不爽,乐得看其笑话。
“好了。”
秦冲忽地醒来,展颜一笑:“扯得太远了。来,咱们再饮一杯,劝君再进一杯君,西出阳关无故人。”
“谢陛下。”
李世民等笑着也又举杯相应。
“陛下!陛下!”
忽然,凉亭外有人急步而来,兴冲冲地放声大叫。
刘虎侧头一看,却是褚遂良,笑道:“陛下,是褚大人,看样子估计是有什么喜事?”
“噢?”
秦冲笑了:“让他进来。”
“诺。”
刘虎一摆手,示意御前侍卫让褚遂良进亭。
“陛下。”
褚遂良一进亭子,便高兴不矣道:“大喜啊!徐茂公都督传来已报,已于初三攻克了洛阳,伪帝王玄应被叛兵所杀,文武大臣也多被俘,郑国、郑国完了。”
“太好了!”
尉迟恭高兴得手舞足蹈:“陛下,如此,北方便一统了。”
就在昨天,见李唐覆灭,赵国一统天下之势已成,盘踞狭北一隅的梁师都遣使献表而降,如今,郑国再一灭。中国北方便再没有成气侯的割据势力了。
“是啊。”
秦冲也愣住了,喃喃道:“北方一统了。”眼眸忽然锐利起来:“看来,来年开春,待休养生息之后,便是挥军南下,一统江南之时了。”
“呵呵。”
褚遂良笑道:“那萧铣、雷大鹏、林士弘等都是有勇无谋之辈,必不可阻挡陛下雄师。看来,要不了多久,陛下便可一统天下,成就千秋霸业了。”
“恭喜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