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节(1/4)
难测,尔等难道忘了那薛举、薛仁杲父子的下场?”
诸将一时悚然,有人迟疑道:“都督认为这是李世民之计?”
“难说。”
苏定方目光锐利:“李世民这种人,心志坚定,绝不会轻易放弃一件事,万一其西援是假,却在中途伏兵,我军傻乎乎的追上去,岂不是自寻死路?所以,绝不能冒这个险,当紧守夏县为要。”
“都督。”
杨伏念大急:“您是不是过虑了?蒲坂比夏县重要得多,而且目下形势危急,李世民西援必是真心。”
“也许吧。”
苏定方不为动摇:“即使李世民西援是真心,但是你能保证他去西援前不最后打一次夏县的主意?”
“这个——”
杨伏念迟疑了,他很有自知之明,他的军事才能比苏定方都差得多,更无法猜出那李世民的心思。
“好了。”
苏定方摆摆手道:“仗以后有的是,诸位不要太心急,先看看李世民的动向再说吧。如果其真是去增援李孝恭,军师的兵力就会不足,那时,陛下一定会命令我们西援,诸位还愁没仗打吗?”
“对,对。”
诸将这才高兴起来,欢天喜地的走了。
九月十二。
从紫金山脉下来的唐军,一路迤逦向西南而来,于清晨时分进入了夏县境内,不过,正如情报所言,迅速折向西去、增援李孝恭,并没有顺势扑向夏县。
午后。
唐军前锋抵达了夏县西北二十里外的安邑。
安邑,曾是战国时期魏国的旧都,也曾繁华一时,然而,自魏都东迁大梁以后,安邑便每况愈下,如今,更是被战火毁得残破不堪,只剩下残垣断壁。
唐军也没有在安邑屯住休整,这残垣断壁中也没有几间像样的房舍,只是在野外吃了点干粮,便继续西行。
天色渐渐趋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