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节(3/3)
“好了。”
李靖笑呵呵地举起酒杯:“现在不谈公事,只管饮酒,来,诸位,请。”
“请。”
当下,一群人喝得尽兴。
……
第一百八十四章李孝恭东来
八月二十五。
一早。
李靖便在尉迟恭的保护下。带着十名亲卫去唐营观寨。
蒲坂附近小山甚多,到处可以隐蔽,李靖却也不担心会被唐军发觉,就算发觉来追,以他和尉迟恭的武艺,想脱困,谅也不难,故此是有恃无恐。
很快,李靖和尉迟恭便来到了离唐营不远的一座小丘上。
纵目远眺,唐营离此不过五百步左右,而且,居高临下,唐营虚实尽在眼前,李靖仔细地看着,神情慢慢凝重起来,忽然道:“敬德,你看如何?”
“不好打啊。”
尉迟恭也是宿将了,摇了摇头:“深沟高垒,戒备森严,没有一点缝隙可钻,想要取寨。只有强攻,但伤亡必大。”
“不错。”
李靖也微微赞叹道:“这殷开山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名不虚传。看来,强攻不行了,咱们只能是另想法子。走,敬德,咱们回去。”拔马而退。
“诺。”
尉迟恭保护着李靖,悄然退去。
……
与此同时。
唐营,帅帐之中,殷开山更是愁眉紧锁,苦攻了十日,蒲坂眼看旦夕可下,但偏偏就在这时,李靖、尉迟恭领大批赵军来援,以致功亏一篑。
一想起李靖的多谋,尉迟恭的骁勇,殷开山就打了个寒颤。
他很有自知之明,论智谋,他比不过李靖,论勇猛,他比不过尉迟恭,论兵力,赵军六万,他现有只有一万五,全面处于下风,若正面交战,必败。
还是死守营寨。向秦王殿下求援吧。
殷开山明智的拿定了主意,赶紧提笔写了求援信,派使者日夜兼程、送往柏壁,他却是不知,李世民早已替其安排好了援兵。
求援信送出后,殷开山这才感觉轻松了一些,却仍是不敢怠慢,亲自去巡营,以检查有无疏漏之处。
打了几十年的仗,小心使得万年船的道理,殷开山还是懂的。
转眼间,到了八月二十八。
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