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节(1/2)
点头:“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诸位可愿降否?”“做梦!”
于筠冷笑一声。
“呸!”
刘世让更是吐了口唾沫。
“来人。”
李靖脸色一寒,毫不犹豫地当即下令:“将此二人拉下去,斩讫报来。”
“诺。”
众赵军向上一闯,把怒骂不止的于筠、刘世让押到阶下,随即,两人按住肩膀,一人按住头颅,一名刀斧手麻利地一刀剁下。
“扑——”
血光飞溅处,怒骂声嘎然而止,两颗斗大的头颅滚落尘埃。
随即,一名赵军头目提着两颗血淋淋的头颅走上公堂,掷之在地,奋然道:“回大将军,唐将于筠、刘世让均已斩首。”
“嗯。”
李靖淡淡地挥了挥手,示意其站在一旁,随即,一脸悠然地看向李孝基、独孤怀恩、唐俭:“怎么样,三位如今愿降否?”得,好个杀鸡给猴看!
“得、得……”
看见脚旁两颗鲜血淋漓、满脸狰狞的恐怖头颅,李孝基和独孤怀恩这一对活宝吓得是面如人色,全身颤抖如筛糠一般,上下牙齿更是拼命的直打架。
“别、别杀我,我、我愿降。”
关键时刻,李孝基和独孤怀恩这对皇亲贵戚全成了怂货,苦苦哀求饶命。
只有唐俭一脸淡定的闭着眼,仿佛视而不见。
“怎么。”
李靖眼眸中寒光一闪,扫向唐俭:“唐大人不愿降?”
“哼!”
唐俭冷笑一声:“要杀便杀,何必多言。”
“来人!”
李靖大怒,他治军森严,无人敢犯其军威,岂能容唐俭蔑视,当下,浓眉一竖,便要将唐俭拉出去斩首。
“且慢!”这时,尉迟恭急起身喝止,来到李靖耳旁,低声道:“大将军,这唐俭杀不得。您忘了,陛下当年去太原时,和李世民与这唐俭相熟,颇有交情,依末将看,还是交给陛下处置为好。”
李靖略一沉吟,他治军虽然甚严,但为人圆滑,一向谨守为臣之道,便立时改了主意:“来啊,将李孝基三人押下去,即日送往绛郡交由陛下发落。”
“诺。”
当即,众赵军将李孝基三人押了下去。
唐俭一边走着,一边还微有些诧异,不知道这李靖为何改了主意,不过,世上没人想死,能暂时逃过一劫,唐俭也在心中长出了口气,暗呼运气。
入夜。
城外赵军大营。
李孝基躺在营帐中,翻来覆去睡不着,做为大唐帝国尊荣无比的王爷,李孝基怎么也说服不了自己去安安静静的做一名俘虏,所以,他决定逃跑。
然而,营帐门口有两名赵军值守,走正门是行不通的,更不能惊动他们。
有了!
李孝基悄悄拔下头上的发簪,蹑手蹑脚的下了床,用锐利的簪尖小心地在后帐贴地处划开一个小小的洞口,探头打量了一下,四下无人,便悄然钻出。
此时,夜已深,赵军皆在熟睡,只有少数值哨军卒还在巡逻。
好机会!
李孝基猫着身子,贴着营帐中的黑暗角落,向营外摸去。
说来也是这李孝基倒霉,没逃多久,正巧撞着了一名起身小解的赵军队正,此人猛见鬼鬼祟祟的李孝基,立时大喝起来:“那个谁,站住,干什么的?”
李孝基大骇,哪敢停留,撒腿狂奔。
一见李孝基此举,再一看对方身上竟还穿着华丽丽的唐军盔甲,这赵军队正要还是不明白,那就是猪了,立时喊了一嗓子:“快来人,有唐将逃跑了。”
“哗——”
赵军立时躁动起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