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2/3)
“什么!?”
众文武吃了一惊,孔德绍问道:“主公,可是那号称‘知世郎’的王薄?”
“正是。”
秦冲点了点头,说起这王薄,在隋末可是大大有名,公元611年十月,正是此人率先竖起反旗,号召‘知世郎’,拉开了隋末大起义那波澜壮阔的序幕。
“怪了啊!”
孔德绍皱眉道:“王薄此人,虽然算不得什么英雄好汉,但其首举义旗,还是有些影响的,而且为人精明,为何会投奔宇文化及这个穷途末路之人呢?”
“是啊。”
苏定方也是不解:“若要投靠明主,主公,抑或是李密,都比这宇文化及强得多啊。”
一时间,人人想不明白。
“行了,都别想了。”秦冲也是想不通:“人各有志,也许这王薄自有想法吧。但现在,聊城之中,已不仅是宇文化及的三、四万‘骁果卫’,又增加了王薄的两万兵马,而我军只有九万,兵力优势并不明显,想破城,恐怕难还是有些难度的。”
“是啊。”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众文武十分疑惑的同时,也给攻城平白增添了不少的难度。
“主公。”
凌敬进言道:“臣有一策,或许可行。”
“噢?”
秦冲眼睛一亮:“凌祭酒有何妙策,说来听听。”
“诺。”
凌敬目光炯炯:“主公,聊城不过一区区小县,人口只有两三万,而城中却猬集了五、六万军队,可想而知,粮草必然十分紧张,我们只需围而不攻——”
“妙啊!”
不待凌敬说完,秦冲立时会意道:“只需围上十天半月,这宇文化及估计就只能去吃灰了,如此,聊城可不战而下。”
“不错,是好计。”
众文武也纷纷举双手赞成,这下可是揪住了宇文化及的卵蛋,不怕收拾不了他。
“好!”
秦冲大乐:“就这么办,即日起,便四面围城,一粒粮食也不准流入城中。我倒要看看,这宇文化及能撑得几日。”
“诺。”
众文武欢笑一片。
……
五月十六,赵军四下围城,设鹿柴、壕沟、拒马,将个小小的聊城围得是水泄不通,而宇文化及,似被李密吓破了胆,竟始终龟缩在城内,不发一兵。
当日,重围乃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