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节(2/2)
“魏公。”
魏征道:“宇文化及拥兵十余万,所以,咱们出兵也不能少,我意最少调集十万精锐,再加上茂公在黎阳的三万兵马,如此,便足以与宇文化及抗衡。”
“善。”
李密点头道:“十万刚刚好,再多的话,后路便空虚了,虽说那杨侗应不会背信弃义,但也不得不防。”
“既如此。”
程咬金兴奋道:“何时出兵?俺老程都忍不住要去踢那宇文奸贼的屁股了。”
“哈哈……”
厅中一阵哄笑。
李密也笑了:“你这程咬金!这样吧,魏征、王君可、李君羡、裴仁基、裴行俨留守,罗士信、秦琼、程咬金、王伯当则随本公出征,三日后出发。”
“诺。”
众文武领命。
……
三月二十四,李密亲统十万大军,北上黎阳,准备迎击宇文化及。
第一百四十一章裴寂北上
三月初四。
长安。丞相府。
李渊高坐正中,李世民、李建成、裴寂、刘文静、唐俭、李孝恭等心腹文武俱在。
其中,还坐着一名风尘仆仆、满脸疲倦的中年人,却是刚刚从西凉赶回来的唐使安兴贵。
“兴贵。”
李渊一脸和蔼:“大冬天的,还要让你跑了一趟西凉,真是辛苦了。不知成果如何?”
“回丞相。”
安兴贵虽然疲倦,精神却很亢奋:“过程颇为曲折,但总算是不辱使命。”
“噢。”
李渊大喜:“仔细说来。”
“诺。”安兴贵便娓娓道来:“春节后,属下受命出发,一路关山万里,大雪阻隔,历尽千辛万苦,方才于正月二十八抵达了武威城,求见李轨,并说明来意。那李轨却不置可否,只是命人安排属下去馆驿歇息。属下心中疑惑,不知这李轨究竟是何意思。
正在这时,家兄安修仁来到。我急忙相问,他秘密给我说明了原由。原来,那李轨也对关中颇为意动,只不过性格谨慎,所以,才让薛举和梁师都做先锋。若这两方胜,他必然发兵、趁火打劫,然而,这两方很快被我军击退,于是,李轨只好按兵不动。
属下一听就急了,若如此,那岂不白跑一趟。家兄却安慰我说,倒也不是没有希望,李轨见我军厉害,又得丞相诸般gāo • guān厚识相诱,已有些意动。只是,左仆射曹珍、吏部尚书梁硕等人却反对与唐联合,而是赞同与薛举等共谋关中,因此,李轨有些迟疑。
属下听了大惊,若如此,我关中危矣,急问家兄可有计让李轨改变主意。家兄说,倒也不是没办法,曹珍爱财,可以用重利诱之改口。但梁硕其人却是油盐不进,惟有将其除之方可,他已然有计。属下一听大喜,急忙将随身所携金珠尽数交与家兄去活动。
果然,不数日,曹珍便改了口,赞同与我唐军联合,但梁硕依然反对,李轨因此依然迟疑。于是,家兄便联络朝中梁硕的政敌,诱以重利,只在李轨面前反复说梁硕意图谋反。不久,李轨果然相信,便下令鸠杀梁硕。于是,西凉便再无人反对与我联合。
属下见状大喜,趁机再求见李轨,晓以利害,这时,家兄等人也是力劝。如此,双管齐下,李轨也终于下定决心。接受册封为西凉王,并合谋薛举。等和议一成,属下知道丞相望眼欲穿,便一日也没耽搁,急回长安报讯。如此,也总算是不辱丞相使命了。”
“原来如此。”
李渊等人慨然长叹,从安兴贵的话语中,清晰可见其中的刀光剑影、波诡云谲,可想而知,安兴贵这一次出使,是何等的不易,甚至是九死一生!
“兴贵。”
李渊感动道:“这一次,真是辛苦你了。放心,你的功劳,本相明白,明日,本相便向皇上奏报,加封你为金紫光禄大夫,礼部尚书,以表心意。”
“谢丞相。”
安兴贵大喜,急起身相谢,他历尽万险,可不就是为了这锦绣前程。
“还有。”
李渊又细心道:“汝之家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