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节(1/2)
这架势,搁谁谁怕啊。
李渊认得,那孩子,正是越王杨侑,而那中年人,乃是杨侑的侍读姚思廉。
“父亲。”
李世民上前一拱手,浑身是血的他,显得杀气腾腾,满脸狰狞。
“二郎,干得漂亮。”
李渊高兴地拍拍李世民的肩膀,便走到杨侑近前,恭恭敬敬地道:“越王殿下,老臣此来长安,乃是兴义兵,匡帝室,非是谋反,还请殿下不要惊惶。”
杨侑虽然只是十二岁的小孩子,但生性聪敏,如何不知李渊是满口鬼话,但大势如此,为求活命,只好颤颤兢兢道:“久闻唐公忠义,一切便仰赖您了。”
“请殿下放心。”
李渊一脸忠心耿耿状,当即道:“来人,速送殿下去大兴殿安歇,务要恭谨对待,不得有误!”
“诺。”
李世民赶紧答应,派一队兵护送杨侑、姚思廉一行去大兴殿歇息。
这大兴殿,乃是皇宫正殿,帝王居所,李渊此举,是在向天下表明:他李渊不是想谋反,而是想匡扶帝室,这不,我要立越王杨侑为帝了,可见忠心。
杨侑走了,李世民上前一步,低声道:“父亲,长安已陷,越王已擒,下面该如何做?”
李渊眼眸中寒光一闪:“你速派人将杨广的留守大臣全部抓起来,就说他们‘贪婪苛酷、抗拒义师’,然后全部杀掉,这样,咱们才能安插人手,控制朝政。”
“诺。”
李世民会意地点点头:“孩儿马上去办。”
……
当夜,李世民当骨仪等隋室留守大臣统统抓起来,以‘贪婪苛酷、抗拒义师’的罪名全家处斩,一时间,长安城一片腥血风雨,杀得是人头滚滚。
然而,除这些首恶外,李渊却余者不究,对百姓更是秋毫无犯,不仅如此,还废除了隋室的所有严刑峻法,并学刘邦‘约法三章’,一时间,大得民心。
……
十一月二日。
李渊于太极宫立杨侑为帝,史称‘隋恭帝’,大赦天下,改元为‘义宁’,并废杨广帝号。
十一月三日。
杨侑便封李渊为唐王,丞相,总领一切事务,只有祭祀天地和宗庙社稷的事务,才向天子奏报。
随即,李渊封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秦公、京兆尹,李元吉为齐公,李秀宁为长公主,裴寂为丞相府长史,刘文静为司马,唐俭为中书侍郎等等。
一时间,长安朝廷一切大权尽在李渊之手,杨侑只为傀儡。
不多时,榆林郡、灵武郡、平凉郡、安定郡等郡皆派遣使节入京,名义上是尊奉新天子和新朝廷,实际上就是归附了李渊。由此,关中终于落入李渊之手。
第一百零八章双雄争锋
于此同时,晋地烽火再燃。
十月二十日。武士彟领大唐前三军近四万人出太行山脉的重要关口——娘子关,进入太原郡。
十月二十一日,石艾县降唐。
十月二十三日,盂县降唐。
十月二十六日,唐军陷寿阳县。
……
一时间,唐军连夺三城,气势汹汹,直奔太原东大门榆次。
十月二十八。
陡峭的系舟山脉中,忽然来了一支唐军,足有数万人,正是唐前三军武士彟所部。只要再走上四十余里山路,唐军便可进抵太原东大门——榆次城下。
是时,渐近中午。
唐军迤逦便进了黄蛇谷,这是前往榆次的必经之路,两侧山峰高耸,谷宽更是只有三、五十米,十分险峻,武士彟走着走着,忽然心中便有些不安。
如此险地,若有伏兵,岂不危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