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节(1/4)
通过浮桥,扑向城池。
按照战前的规划,李建成的左三军、李世民的右三军和李秀宁的‘娘子军’为三大攻城主力,分别负责北城西段的光化门、中段的景耀门以及东端的芳林门。
其中,李世民负责的中段最为重要。
很简单,因为长安北城中段的城墙和隋朝皇宫——太极宫的北墙是重合的,而代王杨侑,也就是杨广的孙子、长安监国正是住在这恢弘至极的太极宫中。
也就是说,只要李世民能攻破景耀门,便可直捣黄龙,擒贼擒王!
然而,阴世师不愧是隋室名将。早料着了这一手,不仅调了最精锐的五千禁军守护景耀门,便连他自己也亲自坐镇,摆出了一副誓与城门共存亡的架势。
当然,李世民并不惧他,干净利落地催动自己的右三军攻城。
如今,李世民的右三军可非比寻常了,击败屈突通后,李渊给其补允了七千骁果卫,后来,任瑰的临时兵团解散,李渊又给李世民补充了一万精兵,如果再加上丘长恭的一万兵马,李世民的右三军已拥有十九个府、近四万兵力,其中战兵便达两万八千人,而且多是百战老兵,端的是兵强马壮。
当下,右三军倾巢而出,猛攻景耀门。
李世民先用出了大杀器‘井阑’,这其实是一座活动的巨大箭楼,上罩牛皮,可防火、防箭,而且高过城头三米多。唐军士兵可居高临下、俯射压制隋军。
于是,在多达三十余具‘井阑’的攻击下,景耀门附近的隋军简直被压得不敢冒头,稍有闪失,便会被一箭射中。
而唐军在‘井阑’的掩护下,却纷纷开始架设云梯,潮水般攀向城头。
阴世师一见不妙,心中大急,赶紧下令:“快,令幸存的投石机、床弩击毁敌军‘井阑’,其余人等。各自奋勇,一定要击退唐军,有敢迟疑者,立斩!”
毕竟是隋室禁军,守护景耀门的隋军反击了。
“嗖、嗖——”
一般的箭矢对‘井阑’是没有用的,但床弩的巨箭却是天生的克星,一支巨箭过处,‘井阑’顶部的箭楼便会破碎开来、血肉横飞,仿佛有暴风无情扫过。
更可怕的是投石机,如此近的距离,只要‘井阑’被击中,就会化为一堆碎片,轰然倒地。
很快,三十具‘井阑’或伤或毁,去得七七八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