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节(2/3)
“这……”,那名身装武将官服的人听到皇帝嘴里说出这个名字,脸上有些茫然:“回皇上的话!恕臣愚钝,没有听过皇上说的这个名字,不过这个左指挥使觉昌安,是女真的首领,他的姓倒是爱新觉罗,只是不叫努尔哈赤!”
想想也是,努尔哈赤应该在明末的时候,这会儿还估计没有横空出世呢,从他后来开创八旗军统一中国来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雄主。不过既然是姓爱新觉罗,那他一定是这个现在反叛首领的后人,所以如果有可能,一定要把这些反叛之人彻底清除掉。
皇帝放开母后的胳膊,背着手向前走了几步。几个人的目光都迅速集中在他的身上。
蓦然的,他反过身来看着跪在地上的兵部武官:“慌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们兵部是什么意见?先说来听听。”
他那种气定神闲的态度,顿时让来人从慌张中平静下来:“回皇上的话!我们兵部的意见,是迅速召回叶梦熊、李成梁二位将军及其十万兵马!但是……”
“但是什么?但说无妨!”
“是!皇上,臣等也知道李成梁、叶梦熊二位将军正在山东德州抗洪前线所做承担的救灾重任,也是非常重要。所以,臣等把握不好,还请皇上裁断!”
“嗯,是这样!朕明白了!”皇帝陷入了沉思,仍然背着双手,兀自朝前走去,围绕着草地转起了圈。
兵部的意见肯定是中肯的!这也怪自己,当时全力考虑抗洪,并没有考虑国家防卫等其他问题,才会把辽东十万精兵调走抗洪,出现今天辽东叛乱的不利局面。
当然也不能说调走抗洪就错,如果没有李成梁、叶梦熊二位将军和这十万精兵,光靠朱衡、吕调阳还有山东那些混蛋官员,不可能把决口大堤重新合围。
看来国家大事,还真象一盘围棋一样,是一个系统之局,必须通盘考虑。如果只考虑了一点或是一域,肯定是摁下葫芦起了瓢,拆东墙补西墙,迟早是要崩盘的。
走到第三圈的时候,他转了回来,迎头几个人盼望的目光,竟然笑了一笑,然后迎着李太后的目光走了过来:“母后!要不您来下旨意?”
李太后看着儿子居然在这种情况下还露出了笑容,不由心下略宽,看来他已经有了主意。
他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已经想好了对策,是不是有些太自负了?
她还真是想知道儿子说出些什么来,但是,刚刚向他说了后宫纲规,尤其是第二条,后宫不得干政,虽然说他亲政前是自己代他理政,但现在他既然已经亲政了,按照祖制自己就不能再继续干预过多了。
“皇帝!你已经亲政了,而且登基以来几件大事都处理得很好,黄河决口之事更是处置得当,朝野上下交口称赞。所以,朝政的事情你自己把握就行啦,母后先回宫替你准备你的终身大事去了!有什么结果,你只要告知母后一声就行!母后相信你一定能处理好!钧儿!”
皇帝笑了,拉起她的手:“多谢母后信任!孩儿一定尽心尽力,不让您失望!大伴儿!你替我送母后和两个弟弟回宫吧。对了,你!兵部的这位,你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