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节(3/4)
……
中华百年的屈辱历史,与曾经文化繁荣灿烂的天朝上国形成极大的反差。这种反差给全世界的华人带来自卑感,并且极度地推崇欧美国家的一切,甚至是羡慕、崇拜一水之隔的日本。
而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又极度渴望来自于他人的认同。这种认同的需求扩大到整个族群,就体现为华人希望得到别国的认可与赞美。
华语电影在国际上获奖很少,但每一部获奖的电影,必然会受到各方的追捧。
14年前,胡金铨花费5年时间拍出《侠女》,耗资无数却遭遇票房扑街。
这部第一次上映没几个人爱看的电影,在片库里吃了4年灰尘后,突然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虽然最后只得到一个技术性奖项,但《侠女》重新上映时,却因为这个奖而大赚票房。
有人说,一部电影提名奥斯卡后,票房至少会增加2000万美元。但《侠女》前后两次的票房遭遇,却并不仅仅是获奖的宣传效应那么简单,它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民族情绪在里面。
数十年来,这样的情况在港台电影圈出现过两三次,一旦有电影入围国际影展,就必然会叫好由叫座。
当年唐书璇的《董夫人》那么文艺,本来在香港没有戏院同意放映。结果入围戛纳电影节后,各大戏院立即抢着放,居然在香港拿到不小的票房,在tái • wān上映时更是大赚特赚。
正因为有这些先例在,邹文怀和何贯昌才那么紧张,因为一旦让《蜀山》连续在威尼斯和东京电影节上拿奖,那么今年的圣诞档、新年档就别玩了,肯定都是《蜀山》的天下。
邹文怀能够做的,只能是联系雷觉坤、陈容美,嘉禾、金公主和新宝三家院线同进同退才能抵制《蜀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