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节(1/2)
如此,《画王》的销量也达到了一个传统报纸都无法企及的成绩。
本来销量在6万多份就稳定下来的《画王》,当《蜡笔小新》开始连载以后,只用了两周的时间,销量就攀升到8万份。
如今巴掌大的香港有100多家报纸,但销量能超过8万份的报纸,也就一个巴掌数而已。而如今《画王》居然一举突破8万份销量,可想而知《蜡笔小新》的受欢迎程度。
而《画王》销量增长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小故事——
“一个人偷偷地看什么呢,笑得闭不上嘴。”
“没,没什么。”
“快拿来我看看。”
“老豆,真没什么,我去做功课了。”
“拿来……居然是漫画日报,功课不做,回家就看这种东西。”
“别撕,我找同学借的。”
“整天就知道看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下次再被我发现,见一次撕一次。”
“呼,没撕就好,我做功课去了。”
十多分钟以后,老爸找到儿子:“这个《蜡笔小新》哪里还有得看?”
“老豆,只有《画王》上面有。咦,你不是不看漫画吗?”
“老子看《龙虎门》、《老夫子》的时候,你小子还在穿开裆裤呢。明天给我买份《画王》带回来!”
“老豆你……”
有数据统计,香港人的报纸阅读率是能排进全球前三的,一个小小半岛就能开设上百家的报纸,以及为数差不多的杂志,可想而知香港人确实有读报的习惯。
在香港办报竞争性极大,许多报纸直到停产倒闭那一天,销量也没有突破一万份。但如果你的报纸能够与众不同,足够的吸引读者,那么想要冒出头也非常容易。
《画王》即是如此,虽然它的销量不足十万,但以公仔报的身份成为香港销量排名第六位的日报,足以震惊整个出版行业。
在另一个时空的日本,《蜡笔小新》创作之初定位为成人漫画,直到制作tv版动画时才删除了许多sè • qíng成分,变得老少皆宜。
而《蜡笔小新》的动画片,在日本长达20年的播出时间,收视率长期排在前十位。进入亚洲其他国家,《蜡笔小新》也毫无阻碍地受到推崇和喜爱,这足以说明其魅力所在。
康剑飞根本没有看过《蜡笔小新》的原版漫画,他只是靠以前在福利院看动画片时的记忆,把各个人物给设定出来。在东拼西凑地画了头两集后,便请人继续接着往下编,康剑飞只是偶尔提出自己的意见让其修改而已。
《蜡笔小新》在连载几集以后,与原版的内容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漫画的情节也明显带着香港色彩,但其家庭的温馨与童趣却保留了下来。
就是这样一部香港本土化的《蜡笔小新》,引起香港老少读者的强烈认同,以至于把《画王》的销量给抬到史无前例的8万份。
而黄沾的现任女友、一向自负才高的林燕妮,这次居然在《明报》为《蜡笔小新》写了篇评论,这也是她终其一生写的唯一一篇漫画评论:
“本人并不喜欢看漫画,初次得知《蜡笔小新》是在一位友人家里。我这位友人三十有四,连小孩都快小学毕业了,但却捧着《蜡笔小新》看得津津有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