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节(1/3)
买地新开戏院都能拿下来。”
邵逸夫争辩道:“6000万你或许能开四家那么大规模的戏院,但好地段却不容易拿到。而且我这四家戏院积攒了邵氏几十年的名声,很多影迷都有去那里观影的习惯,新开的戏院可远远比不了。”
“观众看的始终是电影,而不会真正在乎这部电影在哪家戏院放映,”康剑飞毫无顾忌地接邵逸夫的伤疤,“邵氏院线最近两年的上座率不高,而梦工厂却从来不缺好电影。而且,邵老板你出那么高的价,好像除了我之外,没几个人愿意接手。”
邵氏旗下那么好的戏院,自然有无数人想接手,但那些想接手的人根本没钱。金公主、嘉禾虽然有钱,但这两家院线的规模已经足够大,再增加戏院也没多大用处了。
现在邵逸夫想租出和转让邵氏的戏院,最大的困难也在这里,那就是价格太贵:出得起钱的没兴趣,有兴趣的拿不出钱。
香港有钱的富豪很多,但能像平行空间里潘迪生那样拿出一两个亿发展院线的有钱人,却是完全没有。就算是此时的潘迪生,他的德宝电影公司创办好几个月,现在一部电影都还没拍过,要院线有屁用?
邵逸夫现在就面临着这么一个尴尬的情况,既不愿低价租出和转让戏院,价格太高又没人肯接手,而留着不卖不租就会天天赔钱。
更何况,在中英谈判没有结束之前,香港的股市就不可能真正爬起来,富豪们个个急需现金填窟窿,谁还有闲钱买戏院玩?
在从京城飞往香港的飞机上,一老一小两只狐狸打着如意算盘,开始你来我往的杀价还价。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幕?
文化界访京团在京城呆了3天,赵少昂老先生留在京城还有事务,此趟飞机就康剑飞和邵逸夫两人返回。
作为香港仅有的两家电视台的拥有者,中央领导单独接见了他们两个,这次会见足足进行了3个钟头。除了邵逸夫和康剑飞之外,没人知道他们那次谈过什么,甚至都没几个人知道康剑飞和邵逸夫那段时间去过京城。
在与领导人一席密会之后,邵逸夫便决定停止邵氏的制片业务,并把旗下的戏院或租出或转让。
而邵逸夫有意出手戏院,康剑飞又有意接手,两个人自然就“冰释前嫌”,和和气气地坐在一起谈生意。
等飞机在香港机场降落,两人已经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康剑飞将花费7000万港币,租赁邵氏四大龙头戏院8年时间;同时出资3000万港币,连带地皮一起买入邵氏3家中等戏院;最后再出价1300万港币,买下邵逸夫手中另外3家小型戏院及地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