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微缩皇宫减少编制(1/4)
在很多时候,寇凖曾一度觉得自己了解骆永胜,但实际上,他并不懂。
是真的不懂骆永胜的脑回路。
你说骆永胜真的信《汲冢纪年》吗?
这当然不可能。
骆永胜的性格注定了他什么都不会信,他只信他自己。
一个帝王,尤其是像骆永胜这般的帝王,他太懂历史的本质了。
这就是编修出来,实现政治家目的的一种文化载体罢了。
当权的政客希望历史是什么样,历史就是什么样。
《墨子》这本书里也说上古时期,尧舜禹三者之间是禅让。
可见,《汲冢纪年》这本书很大可能,只是法学家为了阐述他们“人臣太贵,易变君位”这一学说的正确性而编出来的。
用最抬杠的一种思想来进行辩证,一句话足矣。
‘你去过三皇五帝时代吗?’
‘没去过你管他真假呢。’
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真和假是史学家、考究者的事,绝不可能是骆永胜这个帝王该去操心的。
骆永胜之所以明确《汲冢纪年》,很大原因也是出于他的政治目的,具有明显的个人思想特色、是贴合时代背景的。
按说,作为一个皇帝,最应该支持的,是不是儒家。
当然是。
因为儒家养羊啊。
养羊才能稳固统治,强化皇帝的个人权威。
但骆永胜偏不。
他要养狼!
养狼就得吃肉,羊才吃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