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节(2/2)
知府韩琦这次带出去的一千五百厢军那都是保罗爷敲诈来的装备,武装到牙齿。而此时所谓叛乱,也不过贼众数千人罢了,已经是震动朝廷的大事。韩琦此人又素有武功本事,宁致远乃是边疆官兵出身,老练稳妥,这两位一路平贼当真是手到擒来。说实话,韩琦还算比较厚道的官,若是换个别人,说不准就慢慢平叛。这仗慢慢打下来,那得捞多少朝廷的军饷俸禄和爵位啊!
好在这些厢军还没学会禁军升官发财那一套。能让都总管宁致远大人亲自训练,能跟随韩琦老大人平叛,能从转运使陈保罗大人那儿拿双饷,能穿最好的盔甲,拿最好的武器,骑最好的马,纵观整个大宋朝,那已经是万里挑一了,怕也就扬州军府有这等好事,质朴的厢军们已经满足得不得了。
何况宁致远这位前右班殿直跟随保罗爷一段时间,也学会了一些保罗爷的本事,那就是鼓舞手下,赞扬手下,把这些厢军夸得和当初宋辽边疆血战的精锐一个模样,叫这些厢军怎能不喜?
宁总管那是什么人?跟随陈保罗大人出使过虎狼之邦大辽国的人。据说使者团刚到辽国上京,陈保罗大人带着宁总管仅凭五百步军就敌住了辽国三千精锐重骑,狠狠落了大辽国的面子,这才肯老老实实坐下来谈判。五百对三千的大英雄啊,他说的精锐那是什么概念,由此可见,是人都喜欢被赞扬,更可见,口耳相传的消息最后会以讹传讹变化成什么样子。
两人酒醒后得知保罗受伤,倒是赶紧登门。保罗将养了几天,精神大好,其实他这几天并不寂寞,宋祈王圭等人没事便来寻他,虽然他受伤,说说地方趣事的精神还是有的,倒也悠闲。
三人相见,也不客气,韩琦更是对保罗敲诈了白驼山装备的事情大声叫好,若不然怎能如此快速平叛,于是便在保罗的房间就把上书朝廷请功的折子给拟定了。
韩琦的请功折子和仓司、盐铁司衙门还有走马承受的弹劾折子几乎是同一时间发往东京去了。三天后官家的书桌上堆着的便都是关于江东转运副使陈保罗大人的折子。
仓司弹劾的是转运使到任后结交江湖中人,使得两淮纷乱,对民心稳定不利。走马承受弹劾陈保罗官商勾结投机倒把,私自动用漕运官船赚取私利。盐铁司弹劾陈保罗私自动用精铁装备厢军有违朝廷制度。资政殿大学士、权知扬州军府事韩琦则请功说若非地方厢军装备大好,平叛万万不能如此迅速,此举功在社稷,利在朝廷,且不费朝廷一分一毫,可为州、府表率。
一时间,朝堂上为了陈保罗又是一阵儿吵,尤其是御史台,这等清流对投机倒把的贪官最是痛恨,虽然保罗有保举范仲淹的情份,那也不能客气了,贪官俱都该杀。
官家赵祯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吵,颇有些好笑,少保买卖花的是我内库府的银子,何况比往年便宜,怎就成了贪官了?再说了,他一捐就是几十万贯,若不再赚些,难道让皇姐嫁给他喝西北风去?
不过,私自装备厢军,这倒是当真有违祖制,官家颇不好开口。就在这时候,御史台出来一个唱反调的,正是著名诗人、书法家、大文豪,人称铁面御史的赵忭赵阅道。
赵忭五柳长须,一脸精干,举着朝阙奏道:“臣以为,两淮之地乃河运关键,朝廷根本,非陈保罗这等允文允武不能治也。”
此言一出,朝堂上半数官员哗然,吓!这是什么话?也太抬举陈保罗了罢。
第十一集好事总多磨第十二章保罗和官家不得不说的故事
接着,文武百官来兴趣了,御史台的御史可是以敢于顶撞龙颜出名的,为何今儿出来一个异类?
上面官家年轻的脸上露出一个笑来,一支胳膊撑在龙椅上,身子甚至往前倾斜了点儿,“忭卿,此话怎讲?”
赵忭昂首道:“臣曾知泰州事,对两淮之地略有所得。诚然,朝廷每年在两淮河运上下了无数力气,光是河道清理,每年花费百万贯之巨。只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市井间颇多依靠河运讨生活的,这些人做着最累的活,拿的却是最少的钱,若有弥勒教这等xié • jiào伺机煽动,最易惹起纷端……”
百官缄言,有富便有贫,两淮虽然富裕,却也不可能个个丰衣足食,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民间结社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