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节(1/1)
子婴也无力收复上郡。韩信知道内史生乱,粮路已断,慌忙从泥阳偷至上郡,渡黄河至河北。嬴子婴遂封杜袭为后将军,东方宇为副将,帅一万精兵追击韩信。那一万精兵可以说抽调了嬴子婴的所有精锐,剩下的士卒都是些老弱病残,连最基本的铠甲都没有。然而在这个时候,陇西却又出了乱子。章燕尽起陇西兵相助秦王,陇西空虚无人防守,时值陇西出了一大寇,姓姬名眭,此人在天水起兵,盗用赢氏旗号,自称是王族后裔。陇西本就是秦国的发源地,天水更是秦室祖脉所在,姬眭从天水起兵,果然有不少人信服。起兵不久就连下十余城池,整个陇西除了狄道以北的地界全部落入敌手。而此人颇有小智,他知道嬴子婴乃秦室正统,在整个关中素有威名,等嬴子婴坐稳咸阳后,肯定要拿他开刀,于是他联系上驻守陈仓的汉将稚台,密谋投靠汉国,想让刘邦派兵出陈仓栈道。可是他又怎知刘邦此时与项羽鏖战,连宛城都快丢了,又拿什么兵马相助他?正值危机之刻,冯英向嬴子婴请缨,嬴子婴不许,他对冯英说道:“孤之政令,在北地刚有成就,孤不愿意看见这一切都付之东流。孤要让你坐守北地,将政令好好实施下去,随便替孤监视北边的月氏和匈奴!”
于是嬴子婴封冯英为卫候、左将军,坐镇北地。陇西之乱才刚滋生不久,嬴子婴明白,只有在姬眭势力未成时将它扼杀,不然必成大患。嬴子婴非常的焦虑,在他的心中其实有两个人选,一是马逸,另一个就是章燕。他当然更放心马逸,不过那时候马逸身负重伤,不能再出征了。思前虑后,嬴子婴还是选定了章燕,在临别的时候,嬴子婴曾对章燕说:“只要你不负孤,孤就不会负你!”所以不顾公孙止的劝阻,封了章燕为冀候。
章燕只带了一千骑兵回陇西,前途实在是渺茫。时值韦陀邀请嬴子婴入驻咸阳,那时候嬴子婴身畔只剩下五千多人,嬴子婴知道韦陀虽然拿下了咸阳,但凭他的威望根本无力镇守,所以嬴子婴只带了两千兵马入城。剩下的兵马交给了察哈尔带领,让察哈尔偷渡岐山,奇袭陈仓。然而陈仓守将非常的精明,他在陈仓地界的各处山头都安插小旗,只要一发现秦兵就点燃烽火。察哈尔行军隐秘,却还是被汉军发现,不得已只得硬攻,结果攻打了十多天都未曾拿下,察哈尔见手中的兵马乏力,只好暂居在虢县就食。时间又过去了半个月,察哈尔在虢县没等到秦王的援兵却意外的等来章燕的陇西兵。原来章燕偷到陇西,并未现身。他在陇西详加打听,才知道姬眭在与羌人交易。陇西的羌人已经跑得差不多了,姬眭的交易对象却是羌人的西部王庭。原来姬眭不知道从哪与羌人的哈尼族扯上了关系,那时候羌人正在内乱,哈尼族与从陇西返回的拉祜族正打得不可开交。羌人缺少武器,姬眭想购买羌人的牛羊马匹,此时刚到夏季,羌人的牛羊都在长膘,一个个肥得不行,姬眭挖出了秦惠王藏在天水的宝藏,拿出许多破铜烂铁却换来了一万头牛羊,三千匹战马!正当双方交接的时候,章燕领着骑兵突然杀出,猛将武向亲手砍下了姬眭的头颅,抢了羌人的牛羊马匹不说,还将交易给羌人的破铜烂铁全部抢回来了。姬眭既死,他的手下立即四散,章燕凭借着昔日的声望,先灭了姬眭全族,然后招拢了姬眭的人马,一下子得兵三万!那时候就有人向章燕进言,希望章燕干脆在陇西称王,分割陇西与嬴子婴抗衡。章燕断然拒绝,向手下人说道:“昔日吾诛杀章平,效忠于秦王。秦王信任我才放我回陇西,眼看着关中就要平定,我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让百姓遭受战火荼毒。”
章燕平定陇西之后,选出精壮士卒三千,亲自带领相助察哈尔。在二人合力之下,陈仓守将稚台自杀,夺回了云岭栈道。章燕的忠义之举感动了嬴子婴,所以在听闻章燕领兵朝贺归来之时,他才带文武百官出咸阳相迎。
第二百九十一章议关南
陇西一定,陈仓也已经收复,嬴子婴心中才长舒口气。西北战事已经告捷,他此时的目光不得不对准武关与函谷关。
武关至尧关,沿途三百里尽成焦土。丹凤、商县等数座城池被焚烧毁坏之后,连所在的百姓也被汉军迁移至汉中。三百里赤地,人烟全无。汉将曹参的凶名,可止小儿啼哭。嬴子婴刚坐稳咸阳,手中无力南顾。此时大局已定,嬴子婴思前虑后,觉得还是趁着汉楚交战之时,赶快将武关收回来好。
恰逢东方宇的大军已经到了频阳,嬴子婴就在信宫之中召集大臣议事。
信宫大殿,嬴子婴盘踞上首,抬头一扫,下方大臣一个个正襟危坐,心中不由心喜,暗付终究恢复了旧时的一些气象。大殿的正中摆着一口双耳四足的青铜大鼎,空中悬挂着制作精美的宫灯,大臣们靠着两侧大柱或战或坐。能有座位的不过四人:乃左相公孙止,御史大夫魏柯,上将军马逸,左将军冀候章燕四人。殿中文武分站在四人身后,左右分明。蒯彻虽为军师,实职却不高,只是一区区谏议大夫加军师将军衔,不过得秦王殊荣,就坐在嬴子婴的下侧。
秦国复国之后,大臣封赏皆出于蒯彻之手。本依照嬴子婴的意思,左相一职当由蒯彻任领,不过蒯彻却出言反对,劝秦王道:“君上刚平叛乱,国中根基还未稳定。我是赵人,如果在这个时期担任丞相,恐怕会引起关中世族的反弹。秦王虽已经整治了司马一党,但秦国的还是需要这些老世族来扶持。公孙止大人乃朝中老臣,又是先秦名臣公孙衍的后裔,这丞相一职非他不可!”
嬴子婴思虑了半响,还是下不定决心,说道:“当初孤有言,谁能计退六国之兵,我立即封他为秦国丞相。先生献计于我,却因为我优柔寡断而不用,这才导致了秦国的覆灭。老天垂怜,将先生赐予我,一路过来,依仗甚多,我早有心封先生为丞相,先生毋须谦让!”
蒯彻见秦王面色诚恳,心中也有些感动,但他还是毅然的摇头说道:“蒯彻奔波了半载,方遇明主。纵然没能身居高位,又有何妨呢?此时国中不稳,秦王还是先顾忌下关中世族的感受吧!”
在蒯彻的坚定要求下,嬴子婴只好依照蒯彻之意,封了公孙止为左丞相。后又听从蒯彻的劝告,把献上司马翼首级的魏家家主魏柯封为御史大夫,关中的世族这才安定下来。
此次朝会,涉及关南。嬴子婴将话讲完,御史大夫魏柯就离案向嬴子婴劝道:“关南已经成为了一片死地,此时回收实在是有害无利啊!”
嬴子婴眉头微皱,问魏柯道:“关南是南边门户,夺回武关就能坐守关中,何来有害无利?”
魏柯道:“如今战火刚熄,军不爱战,国库又空虚。纵然花了力气拿下了关南,也无好处!听秦王的意思,拿下关南的主要目地还是武关,可君上不想一想,武关背后三百里尽是赤地,县城已毁,人口全无,这就意味着防守武关的军粮要从内史送过去,这一来一回耗时很长,而且容不得丝毫懈怠,如果汉军来攻,粮草将会成为大问题。而且武关背后没有百姓,就没办法发动百姓修筑城墙救治伤员,到时候武关虽险,却只能成为空中飞地,吃力又不讨好啊!”
听完魏柯的话,嬴子婴忍不住按了按自己的额头,再三沉呤之下方道:“魏卿所言有理,不过不取关南,仅凭着尧关,却很难防守汉军的入侵!尧关城墙被毁,关隘远不如武关,而且离咸阳不远,如果将关南拱手相让,那岂不是白白便宜了汉贼?”
听完秦王之后,左相公孙止站起来说道:“君上,犹如魏公所言,关南之地已经成了鸡肋,我们此时收复关南的确是吃力不讨好。纵然勉强拿下,还会造成粮食短缺。但关南的作用不可不无,然而我国的实力消耗得太多,此时确实不益取关南。不如先安固尧关,等国力渐渐恢复之后,再做图谋不迟。”
嬴子婴点头说道:“也罢!关南之事暂且不提,不过尧关必须得安固!孤欲寻一良将镇守,诸位爱卿可有人推荐?”
秦王话一出口,站着的诸位大臣就忍不住开始交头接耳。魏柯回到座位上之后,向在座的两大将军一瞅,见马逸、章燕二人并无动作,心思章燕坐镇陇西,早晚是要回去的,不可能向秦王推荐帐下之人。马逸虽为上将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