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节(1/2)
,嬴子婴手指对岸,淡淡的说道:“汉军就在对岸,厉兵秣马,时时刻刻准备渡河!而你们却不分轻重缓急,在这危急存亡之刻自相残杀!你们想干什么?想做什么?马逸,你告诉孤,纵然让你杀了李左车,你能在汉军攻来之时从容撤退吗?李左车,你也告诉孤,你能凭借手中这点人马阻挡汉军渡河吗?”
二人又惭又愧,趴在地上默不出声。嬴子婴说道:“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孤有罪,所以一样该罚!冯英!”
“末将在!”
“你去岸边折一根柳枝下来!”
“喏!”
冯英取枝返回,向秦王献上柳枝。嬴子婴看着二人,向二人说道:“孤欲鞭尔等二十,不知你二人可服?”
二将开口说道:“臣服矣!”
嬴子婴说道:“既然如此,孤当亲自行罚,绝不手软!”
言毕,持柳鞭子在二人背上狠狠的抽了二十鞭!等二人起来之后,嬴子婴将柳鞭交予李左车,对他说道:“孤既然犯错,一样该罚!孤自罚二十鞭,你来行刑!”
嬴子婴刚说完,冯英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高叫道:“不妥!”
嬴子婴双眉一皱,冷哼道:“有何不可?”
冯英说道:“秦王有伤在身,还未曾痊愈,怎能在这个时候受罚?秦王既然知道汉军在对岸虎视,又怎能在这个时候让自己受伤?需知道您是君王,您的一举一动都关乎于大秦的国运啊!”
冯英刚说完,背后就啪啦跪倒了一片。嬴子婴看着众人,面无表情的说道:“既然如此,二十鞭暂且记下,待击退汉军之后在受刑罚!”
言毕,不等众人说话,自己便翻身上马向秦营奔驰而去。
第二百七十四章瞒天过海
泾河最宽地方乃漆县城附近,流至平凉地段,水面渐窄水流甚缓。平凉多山丘土峦,河道曲折难渡,只有三个渡口。有渡口的地方,就有官道,汉军想渡河的话,只有抢占渡口。
平凉地段的渡口有三处,一处乃津水渡口,位于城南段,接泾阳驰道;一处乃平凉渡口,位于平凉城上;还有一处乃平阴渡口,不过通行的驰道却是前往阴密的。汉军如果想渡河,唯有从津水、平凉处渡过。平凉渡口离城不远,城中只要有兵马驻扎,就可以半渡而击。所以秦军将水军都布置在津水渡口之畔,并扎下水寨。
就在嬴子婴整治内乱的当晚,汉军已然出动!嬴子婴在津水渡口旁观望,对面的汉营里火光冲天,并有士卒的吆喝声传来,这不过都是韩信使的计策。金宁的水军在巡视的时候,发现汉军依旧在造木筏小舟,以为汉军准备强渡,李左车只是加强了津水的警备,却不知道韩信已将主力开往了平凉。
李左车并非庸才,他既然知道平凉有渡口,又怎能不加紧防备?所以他将章燕派去了平凉,城里驻守了一千士卒。这一千士卒都佩戴了强弩硬弓,如果汉军强渡,必然是无功而返。
韩信既无渡河器具,又怎么在平凉渡河呢?这就不得不说一样东西,此物名曰“罂”,也就是瓶子。这东西乃百姓的必需品,基本上每家每户都需要,韩信派周胜到固阴小城里买了很多的罂,他让士卒继续在津水渡口造船,却又暗中在平凉对岸砍木做筏。他让士卒将木罂的瓶口封住,排成长方形,口朝下,底朝上,用绳子绑在一起,再用木头夹住,做成“木罂”。
用木罂载人比小船还多,而且制作简单。韩信这招瞒天过海不仅蒙蔽了秦军的水军,还骗住了秦军统帅李左车。如果在往日,李左车或许不是那么容易被骗,可惜的是秦营不合,他的大部分心力都用在马逸身上。
章燕既然知道汉军还在津水,慢慢的也开始松懈了。他父亲章业战死,连尸体都未找到,这几天他都在城中披麻戴孝,痛哭守灵。就在嬴子婴归来的当晚,是夜月朗星稀,凉风嗖嗖。数千汉军以木罂为船,浆击泾水,悄悄的渡过了泾河。等守夜的秦军发现不妥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