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节(1/3)
”
“是么?”秀姑娘赶紧端正了仪容,默默的站在路边上。兵戈铁马,扬尘而来,当前一人,身穿黑衣玄裳,头戴远游冠衬黑介帻,腰间佩剑,正是秦王。
马匹疾驰而过,伴着马蹄声,秀绮能听见自己那娇融欲滴的声音。人影渐去,留下了一地的灰尘。二婢忙以袖掩面,唯有秀绮愣愣的没有动静。过了半天,秀绮才转身问二婢道:“将才秦王回头没有?”
二婢连忙摇头,秀绮点了点头,继续前行。
冬色渐融,春来见暖。每日少了雾霭、烟岚与沉云,多了些春风、阳光和笑声。泾阳城里行人渐多,行商百姓、富贵子弟都离开了屋子,走到了大街上,为城里增添了许多的生气。
春集来到,进城的百姓都喜笑颜开。春集是关中各地重要的节日,随着春季的到来,各村寨都会派些人进城里采办。采办春耕用的农具、骡子、种子。随着秦王的政令的实施,进城的百姓越来越多。有那未曾实施到的地方,总是闻到了风声,非要进城打听打听。
城外悬挂着一张大榜,上面将秦王的政令的说得清清楚楚。榜单下围拢着大批的百姓,都在侧耳倾听,榜单下有专门讲解政令的人,他们就跟说书似的,用最直白的话逐字逐句的为百姓解释。
每解释一段,就有大批的百姓在鼓掌叫好。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这种情形,在北地各个城池都在进行,阴密、华亭、泾阳、朝那、义渠、庆阳、环城。每个城池的外面都张贴了同样的榜单。百姓簇拥着叫好,他们的心中终于有了秦王,有了对秦国的期待。
院落里的桑树,长出了几点细苞,点点翠绿含苞欲出。秀绮伸出手指轻点那翠绿,脸上挂着丝丝浅笑,说不出的美丽动人。她的笑颜很别致,两只眼睛都眯成了月牙,红唇微张露出犹若编贝的白齿。那不经意的风情,任谁看了都会心动,可惜风月无情,佳人再美也只能做点缀风景的一滴笔墨。
小萍踩着青石,越过假山,手里拿着一册竹简正气喘吁吁的跑来。她按着腰,喘着气,递出手中的竹简,艰难的说道:“秀姑娘,你要的东西。”
秀绮用手指碰了碰嫩芽,转头问道:“谁给你的?”
小萍回道:“公主给的,她说这是她悄悄抄录的,秦王的十三条政令,都在上面。”
秀绮接过竹简,一点点的观看,她不经意的说道:“公主虽小,可字写得确实漂亮。”
小萍答道:“是小姐的字写得太难看了吧!”
秀绮瞪了小萍一眼,也不生气,显然二人这般打闹早已经熟已为常。秀绮拿着竹简漫步着看,她一边看还一边点头,时不时的还嘀咕两声。小萍小心的扶着她,时刻提醒着她要看路,可是秀绮一双眼睛全盯在了竹简上,哪有心思管脚下,于是院子传来令人哭笑不得的声音:
“秀姑娘,你往哪走?那边是池塘!”这是小萍着急的声音。
“哎呀!秀姑娘你不要往假山上撞!”这是小萍惊惶的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