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节(1/2)
后十员亲随,就准备杀进军营之中。章业连忙喝止,用手抓住章燕的缰绳道:“你不可莽撞!朵骨拉坏雍王大事,日后自然有雍王处置。如今北伐的大军有不少蛮人,如果在此时杀死蛮王,必然会引起兵变!”
章燕只得罢休,怏怏前行,没过多久,又看见不远处黑烟冲天,一股刺鼻的臭味传来,闻之令人作呕。章燕手掩口鼻,问道:“这又是干什么?”
章业叹道:“蛮人在焚尸取乐呢!”
章燕倾耳细听,果然听见有谈笑之声传来。章燕脸上大变,向周围扫视了一眼,朝章业说道:“此城已成了死城,我们还是出城吧!我派人通传朵骨拉,让他在傍晚之前领兵出城,如果按期不至,我便领骑兵冲进城去,将他们全数杀死!”
章业点了点头,与章燕一同出城去。等出了城外,再看乌氏城,只见到上空已经聚集了一层不知道有多厚的黑云,风吹不散,盘踞不走。
骑兵在城外飞驰,没过多久有人禀告,无数的百姓朝着泾水嚎哭,不少人投河死。章燕惊问这是何故,章业闭目叹道:“这些百姓都是我打开西门放出来的,本以为他们走了,没想到——。”
泾阳城上,急促的鸣金声响起。
城墙上散乱的士卒慌忙的向垛口跑去,视野中,一面高大王旗出现在天地间,上书一个大字:“雍”!
巨大的巢车缓缓移动,下面十多匹战马拉着前行。车轮碾压大地,留下两道深痕,巢车周围聚集着膀大腰粗的力士,一个满面胡须的将军横着一柄大刀策马相随。晃动的巢车之上,站着一身戎装的章邯。
章邯按着剑,望着前方的城墙。他的面庞消瘦,下巴飘着三缕美髯,下陷的双眼呈褐黄色,显得幽深而冷峻。
大军进至泾河,缓缓流动的河水之上,飘着一层薄雾。巢车之上插着无数支令旗,章邯拔出一支青色的令旗,交给身旁的令官。令官持着令旗向下挥舞,下面的力士齐声喊道:“步卒渡河!”
章邯的大军飞快的变形,前面的马军饶后,中部提盾的士卒迈步向前,他们以剑击盾,步伐整齐,率先过河。
泾阳城上,闻讯而来的杜袭飞奔上了城墙。他趴在垛口上眺望,只见泾河那边军容鼎盛,有士卒已经开始渡河。旁边副将说道:“将军!章邯军竟然在我等眼皮之下渡河!不如趁机击之!”
杜袭转头问道:“拿什么攻击?”
副将长了长嘴,随即懊恼的拍了一下头颅。杜袭皱眉细看,见对面旗帜众多,人马簇拥,不知道有多少。而且渡河的士卒步法整齐,进退有度,一看就是精兵。杜袭倒吸了一口凉气,喃喃说道:“人人都说章邯善于用兵,如今看来他练兵的本事也不一般啊!”
杜袭转头看了看身畔的士卒,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身畔的这些人,一个个东倒西歪,都惦着脚尖观看,一看就是乌合之众。秦王走时,将泾阳的精兵抽调一空,剩下的都是没上过战场的士卒。杜袭忍不住大声叫道:“贼已至,还看什么?弓弩手准备!床弩架好!敌军攻城,岂是儿戏?”
士卒们连忙后退,旁边小校才吆喝传令。泾阳城上,有三百架床弩。外边的城墙足足修了三道,每一道中间还修有城楼和箭塔,不过因采石不易,里面的两道城墙都是用夯土所筑!徐也为城守之时,还建造了不少的守城的器具,如果大军强攻,必然要损失惨重!
不过在此刻,许多的器具都已经用不上了,两千士卒连外城都站不满,这些器具也成了摆设!
章邯大军已经渡过泾河,在泾阳城下列成了一个方阵,随着一通鼓响,巢车上令旗挥舞,横刀的将军将刀向前一直指,无数的步卒提剑击盾,举步向前。而云梯、浮桥都藏在军阵之中。
步卒前进时打着拍子,以击剑声歌道: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
四黄既驾,两骖不猗。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徒御不惊,大庖不盈。
之子于征,有闻无声。允矣君子,展有大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