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节(2/4)
空中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嬴子婴披蓑衣带斗笠,偕蒯彻漫步雨中,后面的村姑埋头跟着。深吸了一口气,嬴子婴沉声说道:“乐阳弃城而走,如今的北地已经收复大半。一路行来,我已经收拢了七八支义军,得兵二万余人。本欲直取上郡,奈何天不着美,偏偏遇见汛期。几日大雨,泾河环河水涨,沿岸的百姓却遭了殃。我已经吩咐公孙止设粥棚救助灾民,并让陈巨、冯英二位将军带着士卒帮助灾民搬家。”
蒯彻闻言一惊,问道:“那秦王如今的粮食可足否?”
嬴子婴无奈的一笑,叹道:“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灾民饿死吧?这些天灾民所食之粮尽是军中之粮,公孙止已来报信,说军中之粮已经不足了,恐怕坚持不了多久。”
蒯彻跺足说道:“秦王怎么动用军中之粮?如果动用军粮,就根本无力北征。翟王已经被打残,如果不能一鼓作气拿下上郡,岂不是给他喘息之机?到时候翟王联合司马欣和章邯,区区一个北地又怎么抵挡得住?秦王糊涂啊!”
嬴子婴驻足叹了一口气,说道:“此言我岂能不知道?可我不将粮食拿出来,北地的灾情就根本就不会得到缓解,到时候尸横遍野,吾又于心何忍?”
蒯彻负气说道:“即便如此,以军中之粮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到时候救不了百姓还会让将士饿肚子!这些士卒是为复秦的大业而来,秦王如果陷入这天灾之中,坐等三秦叛贼来攻,必然让前来投奔的将士寒心!会造成大错的!”
嬴子婴张口结舌,久久不语。蒯彻挥袖怒道:“公孙止是如何办事的?动用军粮这种大事他难道也不清楚其中厉害吗?我这便去找他!”
说罢,急匆匆的就准备入城寻找公孙止。可他才走没两步,就看见公孙止骑着一匹劣马,慢悠悠的出城来。老远的,公孙止就大声说道:“听闻蒯先生无恙,公孙止心中终于能安定下来。一时被公务所阻,迎接来迟,还望恕罪!”
蒯彻踏步上前,手抓住公孙止的马鞍,朝他厉声问道:“各地义军来投,是为了秦王的大业而来!如今为了灾民而动用军粮,公孙止!你为何不劝止秦王?”
公孙止见蒯彻须发皆张,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他却慢悠悠的爬下了马背,拍着袖子说道:“诚如先生所言,如果不动用军粮,坐看北地百姓受灾,到时候弄得天怒人怨,百姓骂的是谁?还不是秦王?秦王在北地才刚刚立足,如果就背负这种骂名!你叫秦王如何夺回关中?蒯先生是怨我公孙止存心不良吗?秦王要救灾!我公孙止绝无二话!因为我公孙止就是秦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