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2/2)
早在三日前,上将军李信得知楚将季布与陈余(注)带着赵楚联军进驻安邑,李信自知渑池城小,不敢与之对峙,遂收拢各路秦军返回函谷关。并令快马将消息送递到秦王手里,赢子婴得知消息后,尽起华阴将士赶往函谷。
秦军将士共计三万八千余人,同聚函谷,准备依关死守。季布、龙且展兵十万徐徐前往。
季布、龙且的大军并未让关上的秦军等待太久,赢子婴进关不过一夜,十万扣关将士便踏着雾霭前来。联军得老天眷顾,一夜大雾使得大军离关十里才被秦军探子发现,一路上风平浪静,关中秦兵也不敢出关偷袭。
赢子婴眯着眼冷漠的瞅着下面数不清的黑点,握剑的手指被他捏得乏白,关下兵马强势,甲衣整齐,一看就知道这支部队颇为精锐。
按理来说,联军远来疲惫,先锋受挫,季布之军不应该急于求战,却不料竟然披行星踏月而来。
关下联军陆续赶到,在城下摆出一道浩长的阵势。千军万马之中,一骑猛将脱阵而出,手中长戟挥舞,战马在关下左右驰腾,随后万声呼喊助势,声音如雷轰海啸,不可一世。
城上秦军个个拉弓上弦,神情紧张。有些秦兵未曾见过这种大军压阵的威势,一个个浑身啰嗦额头见汗,更有心虚者,丢弓掉箭,惶惶茫茫。
赢子婴侧头,心中觉得大为不妙:没想到这些各地驻军竟然如此不堪,敌军稍微造出些声势就已经丧胆!
却是此时,上将军李信一捋长须,转头朝白延吩咐道:“擂鼓助阵,以涨我军之威!”
白延大声应喏,转身招呼数十鼓手,一个个上了望台,架起数十面牛皮大鼓。不多时,激昂的鼓声便回荡在函谷关上,关上的秦军在鼓声之中,神情渐安,在不复先前紧张之感。
赢子婴微微颔首,心中想道,真不愧为沙场老将,应对迅捷得体,不损我大秦威风!
城下猛将在下面扬戟呐喊,战马左右飞腾,看似极为彪悍!
赢子婴双眼微眯,手指那将,回顾李信说道:“此人耀武扬威,将军能射否?”
李信聚目细观,随即摇头道:“离关足足有一百七十步,不能射也!”
赢子婴还在细观看下方猛将,却见那将回转马头朝身后军士说了什么,稍不多时,就有整齐的呼声传来:“李信匹夫,皓首老贼!敢与龙且一决死战么?”
城下呼声越来越烈,即便是鼓声也依稀可闻。李信似乎听见些许,转身朝白延举手示意,顿时关上鼓声渐息。策耳再听,却叫老将军怒气直上头顶!
“手下败将,安敢言勇,待老夫出城宰了他!”李信从侍卫手中接过长戈,便要立即动身。
赢子婴从后拉住李信臂膀,皱眉说道:“将军乃秦国柱石,安能轻易赴险?如此轻率,恐中了敌人的诱敌之计啊!”
秦王之言,让李信犹疑了一下,他挥下正准备备马的军士,抱拳朝赢子婴说道:“如今我军士气不高,如不应敌将挑战,却让士卒认为我李信有惧敌之嫌!到时候敌军攻城,我军凭白失了两分胜算。”
赢子婴明白李信的意思,但他还是不敢苟同李信的做法。不过他也明白,李信毕竟乃秦国有名的猛将,一生从不惧敌将单挑。他虽然也有统帅大军的能力,但是比起王翦、蒙恬却少了几分沉着。这也是当年为何他位居人下,郁郁不得志的原因。
李信虽不是张飞,但想他转变成司马懿也根本不可能。
对此,赢子婴只好郑重的劝慰道:“望上将军以大局为重!”
李信见秦王不许应战,也只好吹着胡须一脸不岔的回来。
城下喊声欲见高昂:“苍髯老贼!皓首匹夫,何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