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节(1/2)
目中全面分析了美国与共和国的军事调动与部署,认为美国与共和国均没有以军事手段解决问题的想法与决心,大规模军事调动除了向日本施加压力之外,主要为了稳住韩国与朝鲜,避免事态迅速恶化。由此得出结论,只要美国与共和国在日本核问题上的分歧没有消除、没有就几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均不会在短期内采取军事行动。
新闻界争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日本高层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
10月18日清晨,村上贞正召开内阁高层会议。
讨论到正式话题,外务大臣那柯筑墨与防卫大臣东机谷胜发生了激烈争执,其他内阁官员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争论的焦点不是日本的核政策,也不是针对共和国的政策,而是针对美国的政策。
那柯筑墨坚持主张尽快与美国进行双边接触,向美国说明日本发展核武器的目的是应对中国的威胁,既不会对美国构成威胁,也没有威胁美国的企图;强调“美日同盟”的地位与重要性,争取获得美国的理解与谅解,减轻日本受到的外部压力;如果能够使美国转变态度,日本就能获得壮大核武库所需要的时间。
东机谷胜坚持反对向美国示弱,认为美国不但不会支持日本发展核武器,还会在日本的态度出现松动后施加更大的压力,迫使日本放弃核武器;如此一来,日本别无选择,只能销毁已经到手的核武器;美国不会允许日本摆脱控制,如果双边接触没有取得成功,反而会迫使美国与中国联合,以雷霆手段解决日本核问题。
双方的观点都有道理,都有说服力。
上任以来,村上贞正遇到了最为艰难的战略决策。
虽然那柯筑墨与东机谷胜存在严重分歧,但是两人的出发点完全一样,都在为国家利益着想。
从拥有核武器到拥有战略威慑能力,必定有一个过程。
几十年前,五个核大国经历了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走完了这个过程。后来出现的几个有核国家也用了几年时间才完成转变。即便日本拥有非常强大的技术实力与工业实力,也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转变。
一场外科手术式的空中打击只需要仅仅几个小时。
对日本来说,时间显得比任何东西都要宝贵。
按照村上贞正的判断,美国只是做做样子。问题是,中国是否也是做做样子呢?
美国是一个功利性特别浓烈的现实主义国家,基本政策有迹可寻。只要没有危害到美国国家利益、没有对美国构成威胁,美国就不会采取过激行动。一直以来,村上贞正都在避免对美国构成威胁,尽量避开来自美国的压力。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美国又是最不愿意承担大规模战争的国家。
不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还是在美苏冷战中的表现,面对拥有强大战略威慑能力的国家,美国往往不会采取军事手段解决问题,最多做做样子吓唬人,主要以科技、经济、外交等手段打击对手,利用第三方力量牵制对手,发动代言人战争消耗对手,达到拖垮对手的目的。
没有绝对必要,美国不会与世界性大国直接交战。
村上贞正采取“三步走”的核战略,主要原因就是避免过早与美国对抗。如果计划顺利完成,当美国感受到日本的威胁时,日本已经成为具有战略威慑能力的世界性大国。在此情况下,美国肯定不会贸然发动战争。
唯一不能肯定的就是中国的态度。
第四次印巴战争后,中国的对外政策出现明显转变。处理对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周边问题时,中国不再一味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必要的时候不但会选择军事手段,还会积极主动的采取军事行动。
日本的核战略对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
中国会不会因此采取积极主动的军事行动?
几个小时内的军事调动与部署,足以让包括村上贞正在内的日本高层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巨大威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