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节(3/4)
如果不是国家支持,“中重公司”能否诞生都是个问题。从销售转型为生产,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与西方的军火制造商相比,“中重公司”的底子非常薄。蔺慕华首先要做的就是掌握几项关键技术,在军火开发领域获得发言权。
在国家没有批准“中重公司”涉足军事技术开发之前,只能与国有科研单位合作。
蔺慕华将“中重公司”总部迁往广西,与王元庆任广西代主席有很大关系。“中重公司”向广西的大学捐赠奖学金,与大学研究机构展开合作,基本上都是由王元庆一手促成的。这么做,不但能够促进广西经济发展,在教育与科研领域做出更大贡献,还与国家将广西作为试点地区有密切关系。
赵润东将王元庆“下放”到广西,就是希望王元庆在广西搞出点“名堂”来。
作为纪佑国的得意门生,王元庆到广西后就大烧了“三把火”。一是严肃官场纪律,广泛任用年轻有为的干部,剔除部分思想僵化的老干部;二是端正社会风气,组织为期半年的打黑扫黑行动,仅仅4月份就铲除了500多个涉黑团伙;三是落实中央政府早已下达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重点为3000万农民与500万城市贫困人口解决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关系到民生的基本问题。
这三把火烧下去,王元庆成了全国家喻户晓的自治区代主席。
在广大民众眼里,王元庆做了这些还不够,能否使广西的经济得到发展,给老百姓带来实际利益才是关键。
王元庆烧的“第四把火”就是重点建设北海经济特区。
早在本世纪初,中央就确定北海为面向东盟国家的经济示范特区,只是受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北海的建设速度一直不是很快。在王元庆到任的时候,很多公司圈占的厂房用地长满了杂草,很多建设了一半的工厂成了废墟,很多建成的工厂变成了仓库。
摆在王元庆面前的问题非常严峻。
4月份,王元庆亲自跑回中央向赵润东要了在北海高经济试点工作的特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