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节(1/2)
问题就是款项何时支付。
伊朗只答应在交货前支付25的定金,在交货之后再支付剩余的75。因为战舰与潜艇的建造周期达到好几年,谁也不能保证几年之后伊朗还有能力支付购买款项,所以蔺慕华要求伊朗支付至少75的订金,如果伊朗违反合同约定,只偿还总款项25的订金,其余将作为合同违约金支付给“中重公司”。
经过艰难的谈判,伊朗最终答应提前支付40的定金,违约后全部赔偿给“中重公司”。
如同拒绝出售战术弹道导弹与陆基巡航导弹一样,共和国也拒绝向伊朗出售极具威胁力的潜射巡航导弹,只答应出售射程缩短到250千米、无法攻击地面目标的c-804型潜射反舰导弹。
海军几项军购合同的总价值达到了44亿美元,伊朗仍然以石油支付订金。
经过长达一周的谈判,1月30日,双方以“一揽子军售协议”的形式签署了总价值达到185亿美元的军售合同,伊朗将在未来3个月之内,按照每桶100美元的价格向“中重公司”提供2000万吨轻质原油,另支付7500万欧元运输费用。
为此,蔺慕华不得不单独成立一家原油进出口公司,设法将伊朗的原油转变为现金。
伊朗采购团与“中重公司”还达成一份额外协议,除海军装备与按照协议授权生产的装备之外,如果“中重公司”能够在3个月内交付所有装备,伊朗将额外提供250万吨原油,作为“额外奖励”。
伊朗提出这个要求,无疑得到了军情局的“启发”。
最终,伊朗采购团带着满意的结果返回了德黑兰。
蔺慕华足不出户就做成了第一笔买卖,只是接下来的事情足够她忙上几个月。
第十四章与时间赛跑
1月的最后一天,全世界的新闻媒体都报道了中国向伊朗出售军火的事情。
与以往不一样,共和国不但没有“藏着掖着”,还在新闻媒体“发飙”之前公布了合同的大致内容,只是出面的不是共和国政府,而是“中重公司”。
没花一分钱,“中重公司”获得了最佳的广告宣传。
当世界各国的电视台报道相关消息时,都会提到在共和国注册成立的“中重公司”,以及该公司的主要业务。
看到相关报道,纪佑国都不得不佩服蔺慕华的商业头脑。
一份无关轻重的消息就让全世界各大新闻媒体免费为“中重公司”做了最好的广告宣传,不但节约了上亿元的广告费,还使“中重公司”一夜成名。
只是,华夏大地上的14亿百姓并不是很关心这件事情。
春节就要到了,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民众都在准备为过年做准备。该回家的回家、该旅游的旅游,谁会关心军火买卖?
此时此刻,真真安心度假过节的恐怕也只有共和国的百姓了。
以2016年10月18日纽约证券交易所道·琼斯指数暴跌17为标志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正在肆意摧残着各个国家的金融市场。
到2017年初,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