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节(2/3)
不多时,情报分析员送来了最新报告。
潘云生没有急着给元首打电话。现在还是半夜,元首两天两夜没有合眼,等到天亮再汇报情况也不迟。
第十七章战略决策
特种部队救走登上钓鱼岛的人员,能够瞒过新闻界,却瞒不过美日情报部门。
日本首相小泽在半夜收到消息,自卫队的特种部队晚到一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运载登岛人员的直升机离开钓鱼岛。
与官房厅长官商量之后,小泽拨通了连接到白宫的热线电话。
此时,正好是美国东部时间7月11日下午3点30分。
罗迪克刚刚喝了下午茶,正在与国务卿林奇、国防部长盖伊、参联会主席萨利文上将、cia局长纳伊德、国家安全顾问伯尔克商讨东海冲突对美军即将在海湾地区展开的军事行动造成的影响。
接到小泽的电话后,罗迪克结束讨论,让纳伊德单独留了下来。
“中国已经派遣特种部队接走登岛人员。”罗迪克亲自给cia局长倒了一杯咖啡,“日本特种部队晚到一步,小泽没让事态扩大。”
“与我们预料的一样。”纳伊德将双手叉在胸前,“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经有所怀疑。”
罗迪克微微点了点头。
中国外交部发表那份“委婉”的外交声明时,美国总统就意识到,不是中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转变,而是中国高层产生了警觉。
“会与我们扯上关系吗?”
纳伊德沉思一阵,摇了摇头,说道:“我们的部署非常严密,就算军情局能够查出问题,也只能查到日本情报部门身上,最多怀疑我们在暗中帮助日本情报部门,不可能获得确凿证据。”
罗迪克冷哼了一声,觉得cia局长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
情报行动可以做到隐秘,一个国家的总体战略却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如同美国的任何一家战略分析机构都知道的那样,中国现阶段的总体战略是扫清周边障碍,为高速发展奠定基础、为国家腾飞提供保障,中国的高层领袖也非常清楚美国现阶段的国家战略。
去年的第四次印巴战争是自本世纪初两场反恐战争后最重大的国际局势转折点。
中国军队的出色表现,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证明了中国的军事实力、展示了中国的对外政策,另外一方面也影响了美国的国际声望、让美军的战斗力受到质疑、更让美国的对外政策遭受指责。
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时,中国以否决扩常的方式向美国发出新的挑战。
随后,中国元首纪佑国出访亚非拉欧,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表面上,纪佑国的外交访问是为中国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实际上却沉重打击了美国独大的“一元化”国际格局,拉开了建立“多元化”国际新秩序的帷幕。
罗迪克上任不到一年,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转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