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节(1/2)
控制下自动开启;高度降低到十米时,五名特种兵解开了连接在降落伞上的挂钩,跳入了冰冷的海水之中。
这种用于超低空跳伞的降落伞也是专门为试验特种部队研制的,最低跳伞高度为120米,安全跳伞高度为150米。伞面由特种材料制成,浸水2个小时后溶解,其他物件要么在浸水后迅速沉没、要么在2到5个小时内溶解,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入水后,利用被动声探测设备,五名特种兵找到了潜水推进器。
海面下黑咕隆咚的,除了潜水推进器仪表盘上散发出的微弱光线外,只有一些发光的海洋浮游生物发出的淡淡光芒。
直到一束明亮的灯光刺破海水,五名特种兵才看到了出现在前方的庞然大物。
带着五名特种兵,潜水推进器缓缓靠上了前来迎接他们的“剑鱼”号潜艇。卢诚闻将潜水推进器停在了潜艇指挥台后面的壳体上,康晓霆与苏铭谨分头固定好了潜水推进器两侧的连接设备。另外两名特种兵也将潜水推进器固定好之后,缓缓游了过来。
取出放在储物箱里的榔头,卢诚闻在潜艇的舱门上砸了几下。
不多时,舱门打开了,五名特种兵鱼贯而入。
随着一阵抽水机的轰鸣声,舱室内的海水被抽走了。卢诚闻首先摘下了呼吸面罩,贪婪的吸了口不算太新鲜的空气。
五名特种兵离开“湿舱”,来到潜艇内部时,首先就见到了满脸怒气的华剑锋。
“卢诚闻,你小子能不能斯文点?”华剑锋一把夺过卢诚闻手上的榔头,“乖乖,这家伙是不是你去采石场偷的?我这宝贝疙瘩可经不起你的折腾。”
“老华,你也忒小气了。”卢诚闻呵呵一笑,拍了下华剑锋的胸膛,“我们好不容易见面,不说准备几杯热咖啡招待我们,还当着这么多人训斥我,你也太不给我面子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是冤家对头呢。”
华剑锋也呵呵笑了起来,用力拥抱了一下卢诚闻。
这下搞得卢诚闻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还礼”了。
“咖啡早已准备好了,还有海军最好的潜艇小灶。”华剑锋朝另外四名特种兵点了点头,“我还特意为你们准备了几杯啤酒,帮你们恢复精力。”
“我们到指挥中心去聊。”卢诚闻把话题拉了回来,“任务要紧,等完成这次作战行动,我请你吃试验特种部队的小炒。”
“行,那我们到前面去。”
在华剑锋的带领下,六人穿过了指挥中心,径直去了艇长住舱。
与一年前相比,接受了全面改进,采用了大量新式设备的“剑鱼”号发生了巨大变化。
因为采用了不穿透耐压壳体的光电潜望镜,能够更加灵活的布置指挥中心,所以指挥中心从狭窄的上层甲板移动到了面积更加宽大的主甲板。换装了计算能力更加强大的火控计算机之后,多了一个火控操作台,能够同时控制三条鱼雷攻击三个目标。战术指挥台上也多了两面显示器,能够同时显示声纳、雷达与潜望镜收集到的情况,为艇长等指挥官提供更加丰富的战术信息,让更多的军官参与指挥工作。
“剑鱼”号上最大的变化还是增加的“特种作战舱段”。
位于指挥台后面的“特种作战舱段”长15米,拥有2个“湿舱”,能够同时供12名全副武装的特种兵进出,还能收入一些小型作战装备。舱段上方设置有与潜水推进器连接的多功能接口,可以为潜水推进器提供电能与氧气。最大的遗憾是,“剑鱼”号上的空间有限,无法为上艇的特种兵提供住舱。
随着艇体加长15米,“剑鱼”号的侧舷被动声纳的性能也有大幅度提高。
完成改装后,“剑鱼”号不但加强了反舰反潜作战能力,还具备了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能力。
当初选择将“剑鱼”号改装成“特种潜艇”,一是“剑鱼”号本来就是一艘带有试验性质的潜艇、承担着大量试验任务,二是“剑鱼”号保密程度高、外界并不知晓,三是“剑鱼”号采用了模块化建造技术、增加“特种作战舱段”的难度相对较低;最后是“剑鱼”号上没有复杂的机械设备、改造难度低。
关上舱门,华剑锋给五名特种兵各倒了一杯啤酒。
“你们的任务我已经知道了。”华剑锋掏出了香烟,先给卢诚闻点上一支,又给其他四人各散了一支,才说道,“你们上艇后,我就把速度提高到了24节,预计三个小时之后就能到达预定海域。”
“那就再好不过。”卢诚闻点了点头。
“撤退的时候,需要我们帮助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