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3/3)
赵润东笑着摇了摇头。他是心知独明,只是不好说出来。
彭茂邦叹了口气,也没继续猜测,他也不喜欢白白消耗脑细胞。
黄国巍仍然是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不该说的绝对不说,不该问的绝对不问。
第十三章烟雾弹
公元2016年7月11日,北京时间下午4点30分。
随着日本外相在两个小时前发表了措词强硬、暗示爆发军事冲突可能性的外交声明之后,全世界新闻媒体的注意力都锁定在了共和国外交部身上。
两个小时的沉默,足以让守候在外交部新闻发布中心外的记者心底发凉。
过去大半年里,共和国与日本发生了数次冲突,几乎每次都是共和国率先发表措词强硬的外交声明,以日本做出重大让步收场。联想到去年安理会大会上,共和国否决了扩大常任理事国规模的提案,灭绝了日本的入常梦想。几乎没人怀疑,共和国将再次挥起大棒,给日本一点颜色看看。
在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召开新闻发布会之前,几家知名电视台都做了分析评论。
n的观点最为激进,认为共和国的态度将更加强硬,不但不会做出丝毫让步,还会趁此机会收复钓鱼岛。
几家欧洲电视台的评论要相对温和一些,认为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并不大。
最引人瞩目的是日本共同社发表的两篇社论。
在其中的一篇社论中,重点分析了中日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按照该社论的分析,中日战争会对两国经济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不但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日本经济将遭受重创,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国经济也将遭受灭顶之灾。在此情况下,除非局势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双方不会轻启战端。该社论还阐述了因为偶然因素爆发战争的可能性,着重强调即便爆发战争,也会因为日本与美国的同盟关系、以及共和国不具备与美国直接抗衡的能力,只是一场小规模的局部战争,不会演变成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更不会发展成世界大战。
因为共同社是日本的官方媒体,所以可以从这篇社论中看出日本的官方态度。
如同其民族本性一样,日本既希望从冲突中获得好处,又害怕承受惨重损失。整篇社论都在强调“美日同盟”的重要性、阐述美国对中日冲突的巨大影响。这让人不得不相信,日本政府严重缺乏自信,支持其强硬态度的信心来自美国。
另外一篇社论着重分析了如果爆发军事冲突,双方可能采取的战略战术。
与前一篇社论完全不同,这篇出自某位日本海上自卫队退役佐官的社论充满了自信,甚至自大自满。
按照社论分析,双方将主要动用舰队与航空兵,地面部队参战的可能性为零。
在舰队决战方面,拥有4艘直升机驱逐舰、8艘防空驱逐舰、24艘多用途驱逐舰,编成四支“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