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1/2)
印度的扩军行动,让谢里夫如坐针毡,一天都不得安宁。
以巴基斯坦的国力,根本不可能跟印度搞军备竞赛。印度一年能拿出数十亿美元采购武器装备,巴基斯坦一年的军费预算才二十多亿美元。只有依靠中国,巴基斯坦才能获得物美价廉的武器装备,与印度保持最低限度的战略平衡。可是随着印度加快扩军步伐,巴基斯坦在追赶的道路上越来越吃力。
核武器是大棒,却不是一根可以随意使用的大棒。
二十年前,巴基斯坦获了援助,制造出第一枚yuán • zǐ • dàn,随即与中国签署了一份秘密条约。只有在本土遭到核袭击,或者得到中国允许的情况下,巴基斯坦才能使用核武器。为此,巴基斯坦所有核弹头上的引爆器上都有一枚由中国提供的芯片。没有中国提供的密码,核弹头扔出去也没有多大意义。
当时,谢里夫是巴基斯坦总理。
谢里夫既对此不满,又能够理解中国的苦衷。
印度实行的是核捆绑政策,如果巴基斯坦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印度首先报复的不是巴基斯坦,而是中国。
最重要的是,没有中国,就算巴基斯坦拥有可以使用的核武器,也没有任何安全可言。
胡马雍陵爆炸案发生之后,谢里夫立即与中国国家元首通了热线电话,澄清了巴基斯坦与爆炸案的关系,也得到了中国国家元首的承诺与保证。
中国会参战,或者会在战争期间向巴基斯坦提供全面援助吗?
中国不一定会参战,因为中国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应付东面的日本。中国肯定会向巴基斯坦提供战略援助,甚至会在印度军队攻入巴基斯坦境内之后,以当年援助朝鲜的方式,派遣志愿军入巴作战。
从根本上讲,谢里夫不希望与印度爆发战争。
此时的巴基斯坦,不需要一场大规模战争,也承受不起一场大规模战争。不管是对付国内的恐怖组织,平定部族地区的骚乱,还是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一亿多国民的生活状况,巴基斯坦需要的不是对外战争,而是和平发展。
问题是,战争不由巴基斯坦决定。
想到这,谢里夫暗自叹了口气。解决国内矛盾让他耗尽心神,游走于大国之间更让他心力憔悴。
这时,秘书进了书房,在谢里夫耳边低语了几句。
“请叶大使到我的办公室去,我马上就过去。”
秘书离开后,谢里夫打住了还在激烈进行的争论,说道:“甘地在爆炸中身亡,印度军队进入了最高战备状态。从现在开始,陆海空三军全部进入最高战备状态。我将立即与中国元首联系,征求中国的意见。”
三名参谋长,两名情报局长闻言,顿时目瞪口呆。
关闭视频电话,谢里夫又坐了一会,才起身离开了会议室。
叶荣华的到来,表明中国高度关注刚刚发生的事情,非常重视巴基斯坦的态度。
与叶荣华会面的时候,谢里夫首先强调了对中国的尊敬,然后委婉的表达了对中国的依赖,并且通过叶荣华正式向中国政府表示感谢。只是,具体的事情,不可能与一个大使商量。
叶荣华离开后,谢里夫拨通了连接到中国元首府西圃园书房的热线电话。
纪佑国也在等谢里夫的电话,让叶荣华去“打头阵”,即是对巴基斯坦的尊重,也是必要的外交手段。
“总统阁下,巴基斯坦的利益就是中国的利益,巴基斯坦人民的未来就是中国人民的未来。巴中友谊源远流长,历经六十多年的风霜雪雨而不褪色。中国与巴基斯坦,不但是志同道合的同志,还是水rǔ • jiāo融的兄弟。我相信,再大的风浪都不会改变我们的深厚情谊,再大的困难也无法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明天,我将派特使前往伊斯兰堡,与总统阁下面谈机宜。”
放下电话后,纪佑国长出了口气,然后朝坐在一旁的彭茂邦看了过去。
“消息已经证实,甘地被当场炸死,小泽迟到了半个小时,没有进入会场。爆炸发生后,他就去了日本大使馆,大概会在今天晚上,或者明天早上会见国大党党魁。国大党最快将在三天之内选出新总理,最迟一周,印度就会大打出手。”
“也许只需要五天。”
彭茂邦微微皱了下眉头,纪佑国还很少在军事问题上提出个人见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