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69(1/3)
了簡單的開場白以後,仍舊由導師向競賽委員會提交比賽計畫書,學生們在場下各自準備。期間昨天的女記者找上蘇灼希望採訪,記者的熱情實在讓蘇灼很不適應,也不喜歡被攝影機對著,蹲到裝機器人的箱子後不出來了。搞得齊華瑞和向飛宇不得不向工作人員申訴記者影響工作,才終於把她請離。
9點30分,舞蹈機器人比賽正式開始。
☆、晉江文學城
第86章國內選拔賽-複賽三場(本文授權晉江原創網獨家發表)
舞蹈機器人能表現的舞蹈動作基本都差不多,只看誰的技術更好,舞蹈時更靈活。並不是每個學校都選擇人型機器人,有的是萬向輪底盤的輪式機器人,有的是動物型機器人。饒是如此,8個高校的舞蹈,還是有幾個舞蹈動作與a大重合了。
舞蹈動作都是事先設計好的,臨時也修改不了,只能比哪方的技術高。接到工作人員通知準備比賽,齊華瑞,蘇灼等人一起踏上賽場進行場地的佈景。
佈景時間只有四分鐘,非常匆忙,還好大家早就準備好。很快一個簡易的舞臺搭起,五彩燈圍繞著周圍閃耀,機器人也已經調試好就位。主持人正式宣佈比賽開始後,進入第一個比賽流程。
由齊華瑞主持,以t的形式在講臺上向觀眾和評委們介紹舞蹈機器人的創意與包含技術,時間只有五分鐘。齊華瑞經驗豐富,能言善道,介紹簡單而深入人心,外行的觀眾聽得懂他說的內容,內行的評委們也認同他的解釋。
5分鐘一到,主持人立即打斷齊華瑞的話,要求機器人舞蹈。這是第二個比賽流程,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比賽用的音樂cd早就準備好,在齊華瑞示意後,熱烈的搖滾樂響起,齊華瑞啟動遙控器,機器人們開始跳起舞蹈。
a大準備的是團體舞,正中的是一個70釐米高的舞蹈機器人,周圍是15個50釐米高的副機器人。舞蹈機器人允許任何形式的表演,包括化妝,衣服等。當然機器人是不需要化妝的,何晴語等女生花了不少精力,按照機器人的大小製作了16套黑色西服。人形機器人穿著西服的模樣非常搶眼,尤其跳舞的動作,竟與幾年前去世的一位國際歌星舞蹈動作相似。
a大的robo備戰小組原本技術在學生中就不差,何況加上一個蘇灼。在後期,舞蹈機器人的核心系統都經過了蘇灼的調整。雖然沒有什麼智慧,但舞蹈動作比起其他學生製作的機器人更流暢幾份,行動間毫無阻滯感,靈活的有如人在跳舞一樣。
比賽結果不言而喻,a大舞蹈機器人小組這次的分數最高分,排名第一。
下午的比賽是家庭機器人模擬賽。
機器人並不單指由機械製造出來才叫機器人,比如家庭機器人其實只是3d模擬機器人。當然如果它的商業利益足夠高的話,也有可能被真正製作出來。但現在只是學生的比賽,而家庭機器人還屬於摸索製造過程,因此目前只在電腦中實現。
但即使是虛擬模擬機器人,它的功能與實體機器人並沒有太大差別,甚至ai更高。因為家庭機器人的設計理念是立足于家用服務機器人的高層功能探索,包括人機對話,自動功能和推理。
比賽規則是在虛擬的3d場景中,隨機向機器人發佈不同命令,比如倒茶,搬東西等,看機器人在虛擬場景中的應對。因為是模擬機器人,照著電腦參數就能製作出真正的機型,所以反應是真實的。而機器人的虛擬模型有固定規則。底盤是兩個可移動的萬向輪,一手為手爪,另一手為託盤。這是為了預防一些學校為了獲勝設計出四支手的機器人之類,這不符合機械人工學。接下來就看家庭機器人對各種命令的反應和行為了。
虛擬機器人不是蘇灼熟悉的領域,在這一點他完全幫不上忙。雖說都屬ai,但家庭機器人的核心程式是原子行動序列,那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運行程式,所使用的指令交互蘇灼更是看都沒看過,大概因為高級研究所沒興趣研究家庭服務機器人,所以電腦的資料裡沒有相關資料。
蘇灼倒是想學,但這已經是另一個體系,而且比賽平臺還要在專門的geserver虛擬平臺下運行,通過載入動態連結程式庫來調用參賽程式。
這不像機械一樣可以自己用手對著設計圖一點一點摸索出來,他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都還有很多需要學的,自然也不再花費精力學另一個體系的知識。
家庭機器人模擬組畢竟也參加過上屆的比賽,又有張教授指導,成績還算不錯。所有比賽結束時,比分排名在第3位。
第一天複賽的成績,獲得一個第1名,一個第3名,已經是非常好的成績了。三位教授稍微鼓勵過後讓大家抓緊時間吃晚飯休息,8點開個會,準備明天的比賽。
第三天的複賽是足球機器人比賽。其實足球機器人的比賽時間非常短,只有10分鐘,分為上下場,每場5分鐘。但因為是分組循環賽,勝方積3分,負方積0分,平局各1分,如此迴圈,總分計入總成績,所以要佔用一整天時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