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论理(3/4)
“阁下,可曾读过孟子?可知亚圣所说之仁者无敌的道理?”
“读过,孟子见梁惠王所说,只是亚圣所说是君王行仁道,则百姓得治,百姓得治,国家因此强大。那些强大的国家民不聊生,则自然不能与之相敌。你要与我讲这个道理?”嗜书人还是操着尖细的声音,但这次他声音颇为讽刺,要庹明真是这个意思,他一定判错。
庹明却摆摆手,没有接他的话,而是自顾自的说起来“我自幼读书,学儒家教化。也曾觉得圣人之言不免迂腐。真要拿来办事,一无是处,可后来读史多了,却又觉得,世间苦难众多,都是因为人有种种贪欲、因贪念而生恶念,敢为谋大利而忘人心。”
“尤其今日,在外面见到一人。你在这里守阵,我想你也认识,他为求长生而不惜牺牲他人之性命,杀生无数。他的力量当然远强于他人才能做到这些事。但其实呢?在我看来无论是他还是这些被他杀害的人,求生之心是一致的,自己明知死苦之艰难,何以要伤他人性命?”
“今日他可以以强力伤害他人,有朝一日他人也必以比他更强之力制他。他于死苦现前时与那些为他所杀的人又有何区别?”
“正如我之前所说,力量再大,在事上,总可以有所制。强中自有强中手,事上何来最强?唯有相处和睦,则无战无争。而无有征战,则武力无分高下。而要使天下无战无争,非得让人体仁心,能推己及人,如此才能抑贪心,无过求!”
“如此之力,在我看来,才是无敌,才是无能胜!”
嗜书人沉默,良久才回说:“你说的是儒家之言,用的却是道家‘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之理。”
庹明没有回他,只是平淡的看着嗜书人,等他回应自己的判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