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不祥之地明義坊(2/4)
武卓是钦封的研究院主事,场地自然要先得到他的认可,再亲笔签字交接才行。
刘博朗是个知道变通的,一听这话,便令几名手下留在云龙观继续差事。他送武卓进城,利用路上的时间了解情况。
观里有两辆马车,一辆借给了梅,一辆送济坤回去。
武卓不会骑马,但也只能咬牙爬上了刑部公人让出的枣红马。
一路紧攥着缰绳,跟刘博朗复述了昨晚的经过,屁股颠的都有些发麻的时候,可算进到洛阳城。
与刘博朗分开后,在赵安的引领下赶到了明義坊。内库给武卓批下的地方,就在明義坊内。
明義坊是个大坊,当年隋文帝杨坚第四子杨秀就住在这里。坊内基本没有升斗小民,沿街两侧皆是高门大户。
不过,杨秀当年的下场可不怎么好,坊内改朝换代时又遭了兵乱,可以说死伤惨重遍地冤魂。
新朝伊始,有实力的皇亲贵胄都避讳这里,只有那些不怎么受宠的郡王、县主,和边缘化的勋贵在此落户。
这还不算,当朝天子登基没多久,发生过一次声势浩大的逼宫。
那次逼宫最重要的参与者,就是一些不得势,想搏一把改变命运的皇族贵族。
李昂稳住皇位,第一件事自然是狠厉的反扑。清算过后,明義坊里连主子带仆人,要么死要么被夺爵发配,基本就没什么活人了。
虽然后续的小二十年里,皇帝又陆陆续续的把坊内的一些宅子赐给有功之人,但明義坊风水不好的印象已经深入人心。
那些得了宅子的人家,除了极少数外,大多留下几个仆人看门,正主定居于别处。
武卓自是不知道那些,但走进明義坊后立马就感觉到了一股强烈的冷清与萧瑟。
穿行于高门大户之间放眼打量,透过几处斑驳半开的朱门和缺损的外墙,发现里面尽是残垣断壁和丛生的杂草。
好奇之下便问赵安。
赵安虽然知情,但事涉皇家有些犯忌讳,只是言辞闪烁的说了几句。
武卓听出了一些意思,但也没在意。原本他以为又要养狗又要养猪羊老鼠的,地方多半会批在城外某个偏僻处,不成想居然在洛阳城内。
这已经很惊喜了。
至于死过人还有风水不好什么的,对于一名生在现代的医学生来说,真的无所谓。
内库拨付的地方在明義坊最西面,紧挨着西苑。原本是一处郡王府邸,但眼下除了残破的院墙和寥寥几处偏房,已经全部烧毁。
内库前来的管事,是个五十多岁姓孙的少监。见武卓进院,满脸是笑的快步迎上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