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32(1/2)
他缓缓说出这句话。雕刻如刀般的脸上。满是深邃的暗淡。
“我不要听我不要听!”
她第一次。几近冲动地就要奔出殿去。却被摄政王拦住。他的手紧握住她的手臂。一字一句地道:
“是。你的母亲。就是昔日的帝太妃。前朝。唯一戴发修行于清莲庵的帝太妃!”
她的眼睛慢慢闭阖。
原来。她想过千种万种。母亲的身份。都没有这个身份。让她最终。觉到难以接受
这么多年。摄政王从来不会在她面前多提她的母亲。她的性子。也让她不会去多问。
却没有想到。是这个答案。
摄政王望着纪嫣然。重重叹出一口气。一字一句道:
“嫣然。你母亲。一生。想得到。却没得到的。本王一直想让你能拥有。她这一生。追逐的是拥有那份至高无上的中宫荣耀。这。应该是她所期盼的。最大的幸福。所以。本王。想让她的女儿。能得到这份幸福。”
摄政王说出这句话.心里。隔了这么多年。还是会觉到痛。
当安陵一族被灭十族时。他竭尽全力。都无法护安陵一民周全。在一段时间内。他甚至不敢去面对她。
直到三年后。他才在免朝时去清莲庵陪着她。
对于他的陪伴。她并没有拒绝。
她在灭族后。亦并没有他想象中的崩溃。只是。更静地坐在禅房内打着禅。
这一陪。陪了整整七年。直到天烨驾崩那一日。他再到禅房时。瞧到她。泪流满面地坐在那里。夕阳落在她的脸上。她依旧是那样让他心动。
也是在那一晚。她终于接纳了他。这么多年。第一次接纳了他。
她是极聪明的女子。他想。她该是从天烨突然的驾崩瞧出了些许端倪。
是以。才对默默陪伴她多年的他动了心。
也是那一次的接纳。她竟会珠胎暗结。
她没有打掉这胎。只静静地告诉他。她希望是个女儿。如她一样的女儿。
事实也是。她拥有了这个女儿。
纵然为了让她生出这个女儿。不被庵里众尼发现。他费了不少心力。然。结果。终是好的。
但。却在他抱过女儿时。她在榻上。不允他告诉女儿。关于她的真实身份。她说。她想让这个孩子。快乐地长大。而至于她。始终。于这个孩子来说。并非会是快乐的回忆。
他懂她的意思。她的身份。为世人所不容。她不希望这个孩子。一出生。就背负着这些。
女儿的名字。是她起的。她说。女儿笑起来巧笑嫣然。就叫嫣然吧。
他还记得。她说这句话时。脸上洋溢的笑意。只是。他没有料到。这样的笑。仅存了七年。她就选择了自尽于清莲庵。
等到他到清莲庵时。看到的。仅是她的遗体。她留了一封书信于他。上面的字。他至今还记得:
“我一生罪孽太深。虽青灯古佛。终难洗去心内宿障。惟有一死。或许。才得生机。”
而。在这之前的一晚。他瞧她时。她并没有异常。只是。看他来。放下手中的木鱼。微微一笑。第一次。在这么多年后。提了嫣然。她说。她希望嫣然。能得到她一直想得到的幸福。
这么多年来。她从不让他在她跟前提起嫣然。
他瞧得出。她心里是惦记着这个女儿。甚至于。她该是把嫣然视为生命的延续。
他想。她不愿多提。必是由于。即便是女儿。终究是不能再见的。愈提。心里愈是难耐罢了。
只是。没有想到。这句话。竟是她最后对他说的话。
在彼时。不过是一句遗愿嘱托!
“父亲——”纪嫣然止住步子略略地侧首。再唤出这二字称谓。声音却没有办法平静。“你可知道。女子的幸福。并非是与权势有关。母亲口中的幸福。我想。我知道是什么意思。”
摄政王滞了一滞。望向她。她的手扶住门栏:
“父亲这么聪明。为什么惟独没有理解母亲的话呢?女子的幸福。只和与所爱的人待在一起有关。绝不会和任何其他的事情有关。否则那必不会是幸福。仅是欲望的堆壑。父亲。你误会了母亲的意思。也——误了女儿!”
纪嫣然说完这句话。蓦地奔进内殿。摄政王碎然的手一松。杯盏。落地。粉碎!
所有关于过往一幕幕地浮现。包括在清莲庵。她的委身。全部浮现时。原来!
终究是他错了!
这一错。误得何止是纪嫣然一人!
这么多年。他的恨。真真。只是。让他做了一个。周朝的罪人!
嫣然!
他复回身。绕过那些繁复的珠帘。向后奔去时。只看到。纪嫣然的手拿起妆台的剪子。没有丝毫犹豫地。断发。成殇。
纷纷扬扬地青丝。落于地。她眸底辨不出几许的悲凉:
“父亲。女儿想要的。仅是快乐。快乐就是女儿的幸福......”
她的身份。让她再不能忍受和玄忆在一起。
哪怕。是兄妹之情。她都没有办法。允许自己。如此下去。
断发。断情。既然。母亲走过这条路。她愿意再走一次。仅盼望。父亲能够回头。现在回头。该不会太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