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战场合同工 > 第5637章 反炮击系统

第5637章 反炮击系统(2/3)

目录

但很有可能对我们的位置有预判。在步兵侦察的指引之下,还有可能继续发动反击。”林锐低声道。“我们必须往更北方走。”

“依靠北部丛林掩护么?他们会料到我们这么做。”精算师将岸在通讯频道内警示道。

“或许我们可以向北移动,但是不往丛林深处,而是潜伏在霍鲁镇西北方。目前霍鲁镇依然在他们的控制之下。而再往霍鲁镇西北就靠近阿奇纳矿山脚下了,敌军的重炮不大可能打击到那里。”林锐回答道。

“刚才袭击我们的基本上是火箭炮,根据我们的反炮兵雷达显示,他们的位置至少应该是在松石镇b区。”林锐继续道。

反炮兵雷达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为防空目的而开发的。不久,又出现了为舰用火炮和岸防火炮提供射击校准的火控雷达。

这种雷达是通过发现未能击中目标的炮弹所激起的水花位置,来为火炮提供射击修正数据。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雷达并不能直接追踪炮弹本身,这是因为炮弹的雷达反射面积很小,而且当时采用机械扫描方式的雷达也难以跟上炮弹的飞行速度。

在使用中,操作人员发现,在一定条件下,雷达是有可能发现并跟踪炮弹飞行轨迹的。在雷达获得一枚炮弹不同时间点上的不同位置信息后,通过数学运算就可算出炮弹落点,为己方火炮射击参数进行校准,德国工程师就以此开发了“达姆施塔特”炮瞄雷达。

而对炮弹飞行轨迹进行逆向推导,理论上也能发现炮弹的来袭方向等信息,继而计算出敌方火炮的位置,基于这个原理,诞生了反炮兵雷达的概念。但这对雷达的性能要求更高,整个系统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数据计算,这在二战时的技术条件下难以实现。

通过追踪炮弹飞行轨迹来确认敌方火炮发射阵地的技术,在二战结束后才发展起来。美国首先在二战时的scr-584炮瞄雷达的基础上,开发出了an/pq-10型反炮兵雷达。

不过这种雷达只能用于发现来袭的迫击炮炮弹,因为迫击炮炮弹飞行轨迹呈标准抛物线,且飞行速度不高,通过解算雷达获得的炮弹飞行轨迹,可以获得敌方发射阵地的位置信息。

此后其他国家也相继推出了各自的反炮兵雷达,直到上世纪70年代前,这类雷达主要用于反迫击炮。

上世纪80年代,高性能计算机的出现,使得快速逆向计算弹道的技术逐渐成熟,结合数字地图技术,得以开发出能够对大口径榴弹炮和加农炮进行侦测的反炮兵雷达。这些雷达可以在发现来袭炮弹的数秒钟之内,自动算出敌方火炮位置,并标注在地图上。

相控阵雷达技术的发展,使得反炮兵雷达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传统上为了保证对高速目标的精确定位,反炮兵雷达一般使用x波段,在工作时,雷达天线采用机械旋转的方式,以水平30度以下的扫描角度进行侦测,这使得整个系统发现来袭炮弹的效率相对低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