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池浅王八多(2/4)
看着破败教室里,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光,以及他们那眼神中充斥的希望。在联想到之前看到的学校那拥挤的宿舍,简陋的食堂以及破败的操场。
陆渊亭忍不住对着王建国感慨道,“中国之教育,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啊。”
“是啊,如果不是国栋通知我们说你们要来捐款,估计今年又有一大批学生要退学了。”
说道这里王建国的语气也是有些无奈,对于这些山区的孩子来说,读书几乎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但是对于这些家庭来说一个可以外出打工的劳动力,明显比一个在学校每年还需要家里补贴的学生更加的珍贵。
不是他们思想老旧,而是实在没有办法,如果条件允许他们怎么会愿意孩子跟自己踏上打工这条路。
简单的视察了下校园环境后,苏炎跟着王建国等人来到勉强可以被称为会议室的地方。
王建国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名册,递给苏炎,说道:“我们学校目前共有学生一千三百零四人,高三应届生三百九十八人,跟班复读的有二十人,其余的则是高一和高二的,这里有他们的名字,家庭住址还有户口性质,家庭人数以及家庭年收入,这个年收入不太准,毕竟很多人的父母都是在外打工的联系一次不容易,而且学生对于家庭收入也不了解,这些都是各班的班主任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大致估计出来的,误差应该不大。处于贫困的根据我们的统计高三全年级大概有一百二十人,高一和高二加起来大概有四百五十人。”
苏炎点了点头,仔细看了一下名册,确实非常详尽,除了王建国说的那些信息之外,还详细记录了这些学生家庭贫困的原因,处在贫困档的学生都用红笔标记了,大概扫一眼可以发现,贫困档学生的家庭年收入一般都在三四千块以内,甚至还有不足两千的。
而家庭人口大都是五口人多的甚至有bā • jiǔ口人,全靠父母两人打工赚钱,基本全是和爷爷奶奶生活的留守儿童。
随着这份详细的资料在众人之间传递,所有人都有些默然,对于他们生活在燕京的这些人,实在难以想象到还有学生需要每周徒步几十里的山路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而所为的仅仅是剩下那几块钱的路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