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节(3/4)
那小子平白无故挨了一个耳光,有理没处说,只得低着头退到一边去。
赵颉掰开那截蜡烛,取中中间夹塞的纸条,小心翼翼的展开看了起来。这一看不得了,越看脸色越阴沉。
“王钰竟然不在京城!”
第七桶第一百九十八碗禁宫秘谋
太后,皇叔摄政王求见。”
蔡太后正在督促皇帝赵允同念书,小皇帝的书还念得不错,继承了他皇祖父的聪明才智,才五岁便能背诵二十多首唐诗,识得好几百文字。寒气未过,这春暖阁里生着一盆炉火,两名宫娥正在此小心的伺候着。
“有要紧的事么?如果没有,还是不见吧,免得惹人非议。”太后半卧在软榻上,下身披着一条锦被,微闭双目,她不到三十岁,正是一个女人最美丽的年纪。可惜,先帝早亡,留下她孤儿寡母。
“回太后,王爷说,有要紧的事求见。”太监说道。
闻言轻叹了口气,她坐直了身子,下得软榻来,宫娥服侍她穿上鞋,这才命福王赵入见。福王,冲太后略施一礼,这才发现皇帝也在。
“臣见过陛下。”他既继任了摄政王位,当然享有摄政王的待遇,上殿不参,下殿不辞,对太后皇帝,不必行跪拜礼。
“皇叔。”赵允同叫了一声,又低下头去捧着书卷摇头晃脑的念着。赵不觉莞尔,笑说道:“陛下,臣听奴才们说,您已经能背诵大半三字经了,果然是天资聪颖。”
“你别夸他,小心他翘尾巴。”蔡太后貌似谦虚,但神情之间难掩骄傲之色,随即又对赵允同说道:“皇帝,你先去吧,皇叔有要事要与母后商量。”
赵允同收起书本,嘴里嘀咕道:“相父说了,背好了三字经就带朕去打老虎。可现在他病了,母亲,朕能去看他吗?”
蔡太后还未说话,福王已经说道:“陛下,王上感染风寒,高烧不退,什么人也不见的。”
“朕也不行么?”赵允同抱着书本问道。
赵摇了摇头,苦着一张脸说道:“恐怕连陛下也不行,王上要是不想会客,谁也没有办法,哪怕是陛下您。”
赵允同也没有多问,捧着书本,在太监的牵引下离开了春暖阁。赵从背后打量着他,一边叹道:“天子如此亲近王钰,恐怕不是好事。现在圣上还小,若是他日成年,还对王钰如此依赖……”
“这倒不是要紧的事,王钰也很喜欢他,说不定日后能起到某些作用。”蔡太后说道。说完了这句,她将阁里所有太监宫娥统统摒退,只留下了赵。
“自己坐吧,哀家身边,就没有一个可信之人。”招呼赵坐下,蔡太后意有所指的叹道。
“太后,有一句话,臣不得不讲,以前王钰没有子嗣,所以他疼爱圣上。有许多事情,他也不好明着去干,可现在,出云姑姑有了身孕,若是生下男丁来……”赵不无忧虑的念着。
“那又如何?”蔡太后满不在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