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4/4)
却说这门人报入府内,种师道听闻侄子来访,本欲命人将他领进。但听说侄儿身边跟着一位贵人,仔细一想,断定此人必是王钰无疑,是以亲自迎出府门之外。
“哎呀,王爷,怎么敢劳您大驾,快快请进。”老远,种师道便拱起了双手,执礼甚恭。他与种师中乃同胞兄弟,相貌一般无二。
三人进入种府,种师道再三请王钰上座。都被他推辞。言道,老将军为国戍边多年,乃朝廷柱国之臣,小王岂敢托大?种师道见他如此礼贤下士,也不再客气,分宾主坐下,奉上茶水。
“侄儿种霸,拜见伯父。”种霸起身。具大礼参拜。种师道早就听说二弟生有一子,天生神力,幼时便能手格猛兽,虽关张再生,不过如此。在小王相爷手下当差,立下赫赫战功。位列南府十三太保之首。
这里面可就有个典故了,早先王钰任兵部尚书时,招降梁山十人。除吴用外,其余九人,号称南府九虎将。后得种霸,黄信,岳飞,宗泽,凌振等十三员战将,并称南府十三太保。“十三太保”这个称谓。出自隋朝靠山王杨林,他有十三个养子。都是武艺高强,弓马娴熟之辈。是以称之为十三太保。王钰借用这个称谓,也是为了笼络人心,表示这十三人跟自己亲近之意。
“好好好,我与你父各自在东北,西北戍边,多年未曾见面。不想他地儿子都已经长这么大了,如今在王爷麾下任职,前途无量。却不强似我那几个不肖子?哈哈!”种师道放声笑道。
寒暄已毕,种师道料想王钰此来。定然不会是陪种霸探亲,是以再三试探。王钰却是十分沉得住气,东拉西扯,一直不入正题。未几,种师道四个儿子回家,便命其拜见王钰,而后与种霸相认,各叙兄弟之谊。
“老将军,有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国家的军事,将来都要靠这些年轻人。你们种家,为朝廷培养了这么多将才,本王很是欣慰。种霸兄弟难得团聚,又都是战场勇将,不如互相切磋武艺,如何?”王钰笑道。
种师道一听,知道王钰必然有事,遂命长子种世充带领一干兄弟,到后院切磋。
他们前脚一走,种师道连忙问道:“王爷,今日驾临寒舍,莫非有事相商?”
“啊?没事,真的没事,就是随处逛逛,走走。”王钰笑道。
三路大军枕戈待旦,王钰这个三军统帅似乎并不急于进攻西夏。在延安府呆了十几天,四处游玩之后,他又突发奇想,要去搞民族团结。文武官员百思不得其解,王爷这是怎么了?这几十大军,多停一日,就得耗费许多的钱粮,国家的底子再厚,也经不起这么消耗啊。
沿边横山一带,聚居着许多的羌族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