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节(2/3)
“不必了,知县亲自带队抗洪,八月初九,已经以身殉职,至今也没能寻获遗体。瞧见那赶着牛车的人没有?他就是夷陵县的县尉,现在暂代知县职权。”许柱国遥指那行收集尸体的人群,对王钰说道。知县殉职,县尉赶牛车?王钰本以为,这种情况,只有自己生活地那个时代,那些所谓的“人民公仆”才能有这种觉悟,没想到,在吃人地封建社会,竟然也有这种好官!这样的官员,才当得起“青天大老爷”这五个字!
“许大人,恕在下多嘴,我走南闯北,四处行商,在官场上也有些朋友。这几年朝廷明显重视了防洪抢险,每年可都是拨了银子下来,这夷陵县是长江流经之地,更应该是防洪地重中之重,现在却是这般模样,难道长江堤防没有修建?”王钰已经可以肯定,鄂州的吏治出了问题。
“哼,家底再厚,也经不硕鼠偷食。你是局外人,不该问的不要多问,对你没有好处。”许柱国这番话或者本来是好意,可王钰不管这一套。老子在京城开源节流,皇帝一直嚷着要修园子,自己都没有批过一钱银子,去年的财政收支,除去军费以及朝廷日常用度,很大一部分都投到了长江的防洪工程上来。这钱哪儿去了?
“你是鄂州通判,鄂州搞成这个样子,你难辞其咎,我问你,夷陵县到底怎么回事?”王钰本是个沉得住气的人,可眼前的惨象,实在让他大为恼火。
“你这人怎么回事?大人的事轮得到你来说三道四么?你什么身份?”许柱国默然不语,倒是他地随从按耐不住性子,大声喝道。
“什么身价?哼,你……”王钰一急,差点说破自己的来历。可转念一想,现在还不是时候,鄂州地吏治,肯定出了大问题。没把事情搞清楚之前,自己的身份不能揭穿。眼下当务之急,就是要查清这夷陵县究竟是为什么搞成这个样子,还有那鄂州城里的武州郡王,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要查清鄂州吏治,眼前这个许柱国,就是一个关键人物。从秦掌柜的话看来,这位通判大人,口碑名声似乎都不错,而他能轻装简从,亲临救灾前线,说明他是一个有良心的父母官,应该是个靠得住的人。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许大人,你有政务在身,我也不便多加打扰。不知你何时回城,在下自当到
会。”思之再三,王钰对许柱国说道。
话说到这个份上,许柱国已经猜得出来眼前这个俊朗的年轻人怕是大有来头,鄂州的事情闹得这么大,朝廷或许也已经收到了消息。这个年轻人,恐怕就是京城来的吧?
当下,两人约定了时间,王钰将自己所骑的马给留给许柱国,带着耶律南仙步行回城。此时,王钰才知道,鄂州城里那一片太平景象,都是有人故意作出来给人看的。仅仅离鄂州几十里之外的夷陵县,又是另一番景象。面子工程,原来在古代就有。
当王钰和耶律南仙一脚烂泥回到鄂州城时,天色已近傍晚,王钰打算回客栈吃过晚饭后,等到天黑再去许柱国府上拜会。无论如何,要搞清楚这河工的银子到底用到什么地方去了。
“大官人,您回来了?”刚上楼,迎面撞见正要下楼的吴用。
“哎,先生,不是让你休息么?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王钰问道。
“唉,哪里睡得下,小人又去童府查看一番。今日,童府不见有人出入,那武州郡王一直在童府里不见出来。听卫士们说,大官人与二夫人出了城,小人心里担忧,正想出去看看,不想大官人却已经回来了。”吴用拱手说道。
王钰将吴用带进房中,换过鞋袜后,将今日所见所闻。统统告诉吴用,询问处置办法。听完王钰叙述,吴用一阵沉吟,随即说道:“大官人,以小人之见,想要查清此事,正可从这位许柱国许大人身上下手。他是鄂州通判,一应政事。都要知府与通判联名签署,才能奏效。朝廷拨下地工程款项去处,想必许大人最了解。”
“不错,我也正有此意,打算稍后就……”王钰正说着,忽见耶律南仙打了个手势。示意他噤声。而她的目光,却瞧向对面墙壁上一副字画。那是一副仕女图,没什么稀奇啊?不对!这画怎么还在动呢?有道是无风不起浪,这间房的门窗都关得死死的,哪来的风?
“来人!”王钰霍然起身,大声喝道。门外卫士破门而入,轰然应诺。
“将隔壁房间所有人抓起来!”王钰大手一挥,厉声喝道。只听一片长刀出鞘之声,王钰所带的几名卫士立即窜出房去,稍后。使听到隔壁房间传来打斗之声,夹杂着几声闷哼。而后,一切归于平静。
王钰大步走出房间。到隔壁房门前停下,往里一看。只见自己的卫士们,正把钢刀架到两个人的脖子上,那两人跪在地上,仍旧不停地挣扎。房里,桌椅板凳摔了一地。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店里的掌柜匆匆奔上楼来,还没来得及细看,便被吴用拦住。直接请下楼去。王钰抬脚踏进房去,随后进来的耶律南仙关上了房门。一名卫士搬过椅子。请王钰坐下。
耶律南仙到墙壁上一看,那墙壁上,明显有刀划过的痕迹,四四方方,十分整齐。抬起脚来,从靴子筒里抽出一把短刀,插进那砖头缝隙之间一撬,一块砖立时松动。取出来一看,这个窟窿,正面对着那副画像。
这间房一直空着,来时吴用还专门将这层楼包了下来,早上自己随王爷出门的时候,这间房都还没有人住,这两个人什么时候钻进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