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节(2/4)
殿中,蔡京,童贯两人已经先到一步。王钰上前,正欲行大礼,却听赵桓已经叫道:“王钰不必拘礼,赐座。”
落座之后,赵桓将大金高丽两国同时举兵一事大略的说了一下,询问对策。大金起兵十五万,兵临上雄一线,至今未见举动。高丽王派出三万步卒,跨过鸭绿江,借道大金国境,正赶赴上雄前线。而高丽水师,据称已在海上,正奔大宋北方最重要的港口登州而去。
听完赵桓的话,枢密使童贯奏道:“圣上,依臣愚见。金国举兵十五万,可谓声势浩大,但为何驻留上雄一线,不见南下,其中必有原因。至于高丽水师,臣认为可差枢密院下令,由登州水师出海迎敌,歼其于海上。”
赵桓听罢,微微颔首,随即问道:“王爱卿,组建水师,是你的建议,也一直由你操办。现今我大宋水师,能出海作战么?”
“回陛下,登州水师是在旧水军的基础上加以改编,如今已经初具规模,有大小战船近百艘,兵力六万余人,并装备了京师造办局研发各种新军械。臣认为,可以一战!”
赵桓心里稍安,连连点头道:“好,幸亏当初王相远见卓识,组建水师。否则高丽水师来袭,我大宋还无应对之策。海上便由登州水师迎敌,那陆上……”
童贯正要说话,却不料坐于身侧的蔡京抢过话话奏道:“陛下,臣认为,金国屯兵上雄,按兵不动,其情可疑。臣同意枢密相公地话,认为应该先派出探子,探明原因再作计较,不可轻举妄动。”
君臣四人正说话间,忽闻王欢上内禀报,康王殿下在殿外候旨。赵桓命宣其入内。等那康王入殿时,王钰才发现,这位康王殿下有些眼生,赵佶的儿子们王钰都认识,惟独这位,好像没见过。
“臣弟赵构,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构!南宋著名的昏君!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宋高宗!王钰审视起这位康王殿下来,见他不过二十左右,比自己还要小一些。赵佶诸子之中,不乏品相端庄,玉树临风之辈,而这位康王却是平平无奇,按王钰的观点,他这种人叫“大众脸”
人群里,立刻被淹没。难怪没能被立为太子。
“平身吧,九弟,童枢密与蔡相,你是认识的。这位倒要朕给你引荐一下了。”赵桓叫起赵构,指着王钰说道。
王钰闻言起身,赵构打量一番,对皇帝说道:“陛下,想必这位就是右仆射王钰王大人了。”
“哦,你们认识?”赵桓笑问道。
“虽未见其面,也闻其名,王相变法革新,是我大宋柱国之臣,天下谁人不知?便是三岁孩童歌谣之中,也唱道‘小王相爷推新法,富国强兵其志嘉’。”赵构望了王钰一眼,似笑非笑的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