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4/4)
当日,王钰进驻都管衙门,正式上任。朝廷早已派出了通判一员,主簿一员先行到幽州。名为准备,实为监视。这都是宋朝旧制,让官员互相牵制。不过赵颉对王钰,倒是格外施恩,行政上的属官虽然是朝廷委派,但南府军的组建上,却没有过多干涉,一切职务都还虚席以待,由王钰提名安排。这也是当初王钰向他进言,说到应该适当的向武将放权。再者,南府军建制只有一万五千人,不得超编一人,这也是朝廷比较放心的原因之一。
一切准备就绪后,王钰召十六州行政长官至都管衙门问话,凡政务,税收,刑罚,徭役等方面都加以询问。宋廷恢复幽云行使主权后,刑罚颇重,严禁百姓向辽国迁移,违者罚没家产,刺配充军。
吴用建议,幽云新归,正是收买民心之时。应该轻徭薄赋,减轻刑罚,与民休养生息,以彰显朝廷的恩德。王钰从其言,上奏朝廷。不久,朝廷批复下来,可权宜行事。王钰遂改幽云各州农业赋税制度为“八税一”,商业赋税为“十税一”,鼓励农耕工商,惟独减轻刑罚一项,王钰没有采纳吴用的意见。奏章送到汴京,朝臣虽然争议很大,但赵颉乾纲独断,批准施行。
幽云各州农民,商贾闻讯,奔走呼告。原来,辽国管辖幽云各州时,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所以刑罚,赋税很重。现在大宋刚一恢复主权,便与民休养,足见朝廷恩德。王钰又广招幽云各地养马贩马之人,询问应对之策。才知辽人撤退之前,虽然大肆抢夺马匹,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马商想尽办法,躲避追缴。所以,各处马商,仍旧藏有不少良马,少则数匹,多则数十匹。
王钰派都管衙门主簿四处统计,幽云各州,现存可供军用的马匹,计有三千七百余匹。这点马,供应新军都不够,更
支援内地。眼下,王钰面临的最大麻烦,就是马。f后,在幽州都管衙门呆的时间不到半月,遍行幽云各州,寻访民间。一为巡察吏治民生,二来寻找马源。
当时,金兵开始以“五京”为战略目标的灭辽之战,宣和二年,也就是王钰上任幽云都总管这一年,金兵攻占辽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与大宋签订海上之盟,相约一共攻辽。赵颉虽然恨辽人,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今辽人未灭,不敢轻动。宋辽盟约上限制了幽云十六州的驻军人数。赵颉只得催促王钰,加紧训练新军。似乎是等王钰南府军一成,便要调去攻打辽国。
“靠,早也催,晚也催,我要是种马,我自己配种去!”这一日,王钰巡察至归化州,前面就是宋辽边境。都管衙门通判,差人送来朝廷公文,却是赵颉催促中书省下发,催促王钰上报新挥操练事宜。
“马都成问题,还练什么兵?一个月之内,来了五道公文!”王钰将公文递给旁边吴用,又手搭凉棚,向对面辽国望去。
吴用看毕,对王钰说道:“大人,我看朝廷似乎在等新军练成,便要调去攻辽?”
“这还用说,圣上放权给我,为的就是看看练出来的新军能不能打仗。朝廷历来对兵权控制得极严,这次对我破了例,莫说是圣上,就是朝中大臣也在盯着我。你信不信,等新军练出来,能战还好,若是不能战,朝廷肯定马上撤消南府军建制。”王钰说道。
吴用闻毕,深以为然。只是到幽州数月,遍访各地,军马始终是个难题。没有军马,南府军便不能成军。这位年轻的都总管大人,几个月来跑遍各地,人都瘦了一圈,倒是难为他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毅力。
“大人,你看!”关胜提着一把青龙大砍刀,往前一指。王钰顺势看去,宋辽边境上,一行百余人正通过宋军边卡。那一行人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最吸引眼球的,便是其中几匹骏马。
王钰现在,看到马比看到美女还兴奋。一路狂奔过去,翻身下马,就地察看起那几匹马的资质来。他却是个外行,看了半天不辩好坏,于是回头叫道:“周兴,你来